「到哪吹冷氣」一鍵秒查 環境部「抗高溫防護地圖」7月上路

▲環境部長彭啓明說明上任一年的施政成果及未來展望。(圖/記者許敏溶攝)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環境部今天(15日)宣佈,7月將示範「高溫防護地圖」,明年依警示開放避暑設施,告訴民衆到何處吹冷氣、躲高溫。至於外界關心的高溫假,環境部長彭啓明認爲推動不易,因爲臺灣夏季高溫集中在下午1時到3時。

彭啓明上任即將滿週年,今天舉辦記者會說明施政成果及未來展望。根據中央社報導,彭啓明表示,臺灣抗高溫對策聯盟是整合中央、地方、企業及民間力量,6月3日舉行聯盟成立大會,共同研擬跨領域高溫調適策略。

他透露,7月會先示範高溫防護地圖,讓民衆知道高溫出現時,何處可以吹冷氣,預計明年夏季依警示開放避暑設施。至於高溫定義,彭啓明說,是根據氣象署發佈的高溫資訊;有關避暑設施,環境部會規劃一些適當的地方,讓民衆可以躲高溫,透過網路地圖就可查詢。

氣象署在2018年6月15日開始發佈「高溫資訊」,黃燈代表氣溫達36度以上;橙燈爲氣溫達36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或氣溫達38度以上;紅燈爲氣溫達38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

至於高溫假,彭啓明認爲在臺灣不易推動,因爲臺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夏季高溫多半主要集中在下午1時到3時,不像有些內陸型國家會有整天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