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閣 國民黨的政治豪賭
(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前臺北市長蔣萬安在國民黨集結北檢抗議時拋出倒閣建議,意欲藉此反制執政黨大罷免歪風,一時討論四起。但就現況而言,藍營或在野全體發動倒閣尋求解散國會重新改選,無疑是一種政治自殺、風險甚大收穫極小的政治賭注。
即使發動倒閣成功,按照憲法總統賴清德仍然握有解散國會與否的最終權力;且不論解散國會與否抑或發生重新改選後的席次佈局,在憲法制度下賴都能牢牢控行政權、司法權、監察權、考試權不放。
而在野顯然也沒有把握在選後取得國會多數,更不能完全排除國會改選後,在野席次少於執政的綠營的可能。萬一發生後者的情況,不但立院優勢全面斷送,正副院長換人,賴政府勢必擴大對在野的追殺清洗,骨牌效應也將使藍營在明年底的地方大選陷入嚴重利空,進一步危及2028大選。
國民黨方面如果對大罷免的結果沒有信心,實也大可不必選擇「休克療法」進行倒閣,導致不分優勢、劣勢選區一律面臨改選,徒增政治風險不說,更嚴重消耗社會資源,加劇社會政治對立,大大消磨在野黨自己因重選要付出的選舉資金與政治資源。這樣的結果,就是苦到人民、耗到在野黨,但爽到執政的民進黨。
折衷的作法應是黨中央儘速與通過二階連署罷免的藍營立委溝通,團結有意配合黨中央進行集體抵制舊制選罷法的部分區域立委,在最快時間內提出集體請辭明志,向國人陳述選罷法舊制的不公,以及來自於執政賴政府的惡質打壓立法權、濫用行政權力動用檢調針對性罷免連署辦案,尋求多數國人對於部分立委集體請辭行動的支持與諒解,換取更多的民意支持補選票投藍營,避免臺灣完全陷入一黨獨大長期執政的政治僵局。
儘管依照《選罷法》第27條之規定,就職後辭職不得申請登記爲該次公職人員補選候選人。但國民黨中央仍可視情況提名徵召適當人選,抑或合法適度地安排參與總辭立委互換選區,仍可保多數選區補選選情不墜。如此總好過在大罷免之下,被罷免的立委陷入多年不得在該選區選舉的法律規定陷阱,早早終結政治生命。
總之,倒閣對於國民黨而言絕對是一項風險極大的政治賭注,賭贏沒賺,賭輸慘賠,實不應貿然拿全體從政同志的政治生命當籌碼,與毫無賭品的賴政府「梭哈」。宜「結硬寨、打呆仗」,在個別選區跟民進黨打運動戰、游擊戰,尋求總決戰是一種危險的左傾冒險、盲動主義,必須戒之慎之!(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