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別再燒!宜蘭環保局籲翻耕入土 違規露燃將開罰

每逢稻作收割期,總有不少農民習慣直接露天燃燒稻草,但這樣便捷做法其實暗藏許多風險。(宜蘭縣環保局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每逢稻作收割期,總有不少農民習慣直接露天燃燒稻草,但這樣便捷做法其實暗藏許多風險。(宜蘭縣環保局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可捆紮堆置稻草再利用,加工製成草蓆、工藝品。(宜蘭縣環保局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稻草覆蓋畦面,幫助保溼土壤、抑制雜草生長。(宜蘭縣環保局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每逢稻作收割期,總有不少農民習慣直接露天燃燒稻草,但這樣便捷做法其實暗藏許多風險。宜蘭縣環保局提醒,露天燃燒不僅違法,還會排放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與二氧化碳等空物質,會影響呼吸健康,破壞表土、導致土壤酸化與肥力不均,甚至可能因濃煙遮蔽視線,危及行車安全。

環保局呼籲農民轉向「友善農作」方法,讓廢棄農作物成爲土地的養分來源,實現低碳循環農業。例如採用翻耕入土方式,讓稻梗、菜葉回田養地;或是稻草覆蓋畦面,幫助保溼土壤、抑制雜草生長;更進一步,還可捆紮堆置稻草再利用,加工製成草蓆、工藝品,讓農業廢棄物「轉廢爲寶」,落實循環經濟精神。

此外,除露燃問題,農耕機作業後夾帶泥土上路也容易造成道路污染。環保局提醒,農民應在農機上路前,使用加壓水設備清潔輪胎與機身,或改採運輸車載運農機具,以降低道路揚塵與環境髒污,這些小動作,不僅體貼用路人,也展現農民對環境的尊重與專業。

環保局長許嘉琦表示,縣府將持續透過社區宣導與科技監控等方式,加強防制露天燃燒,並鼓勵農民一起採用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共同守護宜蘭的青山綠水與清新空氣。她也提醒,露天燃燒已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一經查獲將依法開罰,請農民朋友一起守護宜蘭清新的空氣與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