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經濟總量達到4萬億元左右!成都都市圈定下發展新目標
5月15日,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在眉山召開,會議通報了成都都市圈建設取得的成績和下一步發展目標。據介紹,2024年,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達2.98萬億元,佔全省比重46%,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會議提出到2030年,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經濟總量達到4萬億元左右。
會議介紹,目前成都都市圈建設取得多方面的亮點,首先是綜合承載服務功能持續增強。據瞭解,2024年四市經濟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都市圈常住人口達3010萬人,較2020年末淨增超4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3%、較2020年提升2.7個百分點,接近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立體綜合交通網絡逐漸成形,都市圈日均開行動車144對;“3繞20射”高速公路主骨架建成18條、城際“斷頭路”打通26條、跨市公交線路開通17條,四市日均跨市通勤流量超65萬人次。
產業協作引領功能持續增強。據介紹,都市圈產業集聚融合發展,製造業9條重點產業鏈邁上萬億元臺階,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增至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增至2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增至8個,2023年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佔規上工業營業收入比重45.5%、較2020年提升2.73個百分點。成德臨港經濟、成眉高新技術和成資臨空經濟三大產業帶加快建設,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向世界級躍升,成眉鋰電產業鏈集聚成勢,成資“中國牙谷”產業鏈完整度全球領先。
創新資源集聚轉化功能持續增強。據介紹,成都科創通平臺服務向德眉資三市延伸,科創券實現互認互通,成都科創生態島面向德眉資出臺科創機構入駐支持政策,成資、成德、成眉協同創新中心落地運行,成德眉資科創母基金和成德、成眉科創基金註冊組建。科創企業加快培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2023年都市圈有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3812家、較2020年增加7294家,每萬人高價值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5.35件、較2020年增加6.55件。
改革系統集成和內陸開放門戶功能持續增強。據介紹,2024年,成都樞紐航空旅客吞吐量、航空貨郵吞吐量分別達8733.6萬人次、102.8萬噸,較2020年增長114%、66%,中歐班列(成渝)開行累計超3.6萬列、規模保持全國第一,“空運+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班列全國首發,“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集結中心德眉資基地加快建設,“亞蓉歐陸海聯運戰略大通道”加速構建。全國首創融合金融和政務服務的“銀政通”平臺,累計辦理不動產、公積金業務超5791萬筆,減少市民羣衆“跑腿”超855萬人次。
會議還提出了下一步發展目標:到2030年,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經濟總量達到4萬億元左右,城鎮常住人口穩定在2400萬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7%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一步接近東部發達地區水平;跨區域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產業集羣2個,打造萬億元級產業集羣4個;緊密性創新生態圈初步建成,都市圈人才總量達到770萬人,區域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5%,統一技術交易市場全面形成;內外開放合作鏈接力不斷強化,進出口總額突破1.35萬億元,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利用突破30億美元,國際門戶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編輯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