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債蛙還來得及?他憂「股債雙殺」 網曝1前提下可以買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臺灣股匯市雙雙重挫。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川普關稅政策加劇股市震盪,推動資金轉往債市,過去一週,整體固定收益型ETF共獲84.91億美元資金淨流入,其中,美債、亞債分別獲67.49億、14.92億美元淨流入。PTT網友急問「現在當債蛙還來得及嗎?」投資人則認爲,若是長期投資就可進場,但也有人建議先保持觀望態度,先度過現階段的不明朗狀況。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現在當債蛙還來得及嗎」,原PO提到,儘管去年市場對降息預期落空,導致美債ETF投資人(俗稱「債蛙」)飽受嘲諷,但眼下隨着川普強勢逼迫聯準會降息,美債價格大漲,成爲7日少數逆勢上漲的資產。原PO也好奇,此時賣出股票、轉進美債是否仍是明智選擇。
這篇文章引發網友兩派看法對立。部分網友持保守觀點,認爲目前美債已非進場時機,有人表示「現在應該是賣債轉股」,也有留言提醒「當債蛙就要跌了」、「國際級債蛙在賣,小債蛙纔想撿」。甚至有人警告「現在買是超級韭菜」、「每支ETF都折價狂出貨」,認爲現階段轉入美債等同接刀。
不過也有網友看好美債後市,認爲「放長看OK啊」、「問就是買」,也有網友嘲諷去年看衰債券者爲「債酸」,如今美債反彈,終於可以「出來透氣」。另有留言指出「看到一片債酸我就安心了」,暗示市場過度悲觀反而是買進訊號。
部分網友則保持觀望態度,認爲美債仍處於不確定階段,有人提醒「滯漲股債雙殺」、「川普的舉動可能影響美國信用評等,利率還會更高」,質疑美債反彈是否具備持久性。
整體而言,面對臺股重挫與國際政經動盪,網友對美債ETF的投資時機看法分歧。有人視其爲避險良機,有人則擔心「股債雙殺」風險未消,提醒投資人須審慎評估利率與市場氛圍變化。這場債券市場的多空對決,或將在未來幾周隨美國政策與市場動向逐步明朗。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