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代娛樂遇上傳統技藝

雖然我們來到的肇慶,不過我們自己學校所在地方的傳統也是不能忘記的,在開課之前我們就希望能夠把湛江的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帶到這裡,讓小朋友們有更加深刻的瞭解。上午給小朋友們講解了湛江遂溪的特色游魚燈,辛棄疾有詩云:“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黑暗的籠罩下,魚燈的無限魅力似乎才能真正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上課之前先給小朋友們播放了柯南的海龜湯二創視頻,這樣他們在上課的時候就能夠比較快的安靜下來,我們在聊天的時候有個同伴說:“除了上課什麼都行”,哈哈哈哈哈哈,似乎確實是如此呢,不過這確實也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豐富材料的呈現形式確實能夠非常有效地提升小朋友們的專注度,比如說圖畫、視頻等等。上課後我的小夥伴先給大家講解了游魚燈的起源和製作工藝,遂溪是粵西地區重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游魚燈也不例外,這一傳統最早起源於宋代,起初是爲了祈求海上平安和漁業豐收,它在發展的過程中與地方的節慶例如春節相結合,因此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如今游魚燈不僅沿襲了傳統形式,也融入了現代元素,成爲地方文化的重要標誌。在製作游魚燈之前,爲了讓他們在做游魚燈的時候能夠不犯迷糊,因此還需要給他們播放一個製作過程的視頻。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給小朋友們發放紙杯和剪刀,這個時候他們就可以開始做自己的游魚燈了,做魚燈的時候,我給他們放了一些歌曲,同時拿給了他們紙和筆,讓他們把想點的歌寫到上面去,這樣把點歌的權力交給他們。小朋友們比我們想象的要成熟很多,他們也會聽一些我們平常會聽的歌,比如周杰倫的歌、張遠的《嘉賓》等等,有時他們會請求我們老師的幫助,我們主要幫他們把紙杯的底座給剪掉,用剪刀把大的那一頭剪出形狀。前面給他們發了條燈,之後把燈關上,只剩下滿屋的魚燈。我們一起唱了熊出沒的主題曲《我還有點小糊塗》、豬豬俠的主題曲,因爲我們有一個小夥伴過生日,我們就跟小朋友一起唱了《生日快樂歌》,上午過的特別快,也特別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