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判斷樓市“小陽春”應當量重於價,專家稱“不要總想着買在谷底”

每經記者:包晶晶 每經編輯:陳夢妤

土拍持續升溫,各地高溢價地塊頻出,2025年如何買房?DeepSeek熱潮引發產業格局變動,城市熱點會否發生變化?

2月25日晚,每經房產、騰訊房產聯合推出《樓市洞察》系列直播第六期,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排名不分先後)做客直播間。

當下判斷“小陽春”應當量重於價

2025年樓市開局,小城市甚至部分縣城的房價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下跌。

“尤其是縣級市,以及部分地級市,大家都認爲房子太多了,”張波表示,“其實很多小城市房價下跌是在2022年到2023年,反而在2024年降得差不多了,春節返鄉人羣會發現一方面房價沒怎麼跌,另一方面好的房子大家都在搶。在縣城或者小城市有個特點,一旦出了一個好的小區,哪怕在每平方米平均單價四五千元的區域,這個房子賣到1萬元/平方米,還是有很多人會來搶”。

“這就給我們一個啓示,大城市的核心優質板塊率先復甦,這一規律是明顯的,但不代表所有小城市、能級低的板塊,一定不會率先反彈。”

張波認爲,當下判斷“小陽春”,應當量重於價。

“無論在哪個城市,2月下半月、3月、4月,成交量是否超過去年同期是第一衡量指標,然後再考慮價格問題。如果成交量明顯高於去年同期,但成交價格微降,可以認爲它也是‘小陽春’,只是成色稍顯不足;如果量價齊升,則是一個成色十足的‘小陽春’。”張波表示。

“3月市場勢必會有成交量集中釋放的過程。”盧文曦說,“從70城房價指數來看,去年四季度已經開始好轉,現在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都止跌回穩,二線城市新房價格也開始轉漲、二手房跌幅收窄。上海雙休日二手房的網籤量再現破千套,相當於回到了2024年10月之後比較順暢的交易狀態,市場成交活躍度較高。周邊的城市也都在不遺餘力地出臺政策繼續烘托市場氛圍,比如杭州餘杭區購房補貼、契稅補貼、人才購房政策等”。

對於網傳的“進一步取消限購”,盧文曦判斷,“從政策角度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寬鬆政策短期已經基本到位,相信各個城市的儲備政策也都準備妥當,什麼時候把政策推出來,其實要看市場有沒有一些新變化”。

張波也認爲,對於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城市,2024年四季度成交量表現已經不錯,結合現在二手房掛牌量積極上升、掛牌週期縮短的實際情況,事實上沒有進一步放鬆的必要。

土拍升溫、地王頻出,買房要積極決策

盧文曦提出,市場在轉勢過程中,更突顯買房兩大重要能力,一是選產品,二是選趨勢。

“有買房計劃的人,在轉勢過程中應該積極做出決策,不要等。有時候等到了某個爆發點,反而失去了選擇權。”

“按原先下行通道中的邏輯,業主掛牌會選擇主動調價,但現階段房東已經不願意再降價。根據上海中原地產的觀察,去年四季度開始,不少成交房源已經不是小區裡最便宜的了,底部價格在往上走,原先議價空間能達到10%,現在大約3%。”

對此,張波也有同樣的看法。

“當下買房人不要總想着買在谷底,這種轉瞬即逝的節點實際上非常難把握;對於賣房置換的羣體,不必過於糾結賣價低還是高,先賣再買的置換週期不宜拉得過長,甚至收到部分房款之後,就可以考慮對中意的房子進行鎖定。”

張波提醒:“土拍的熱度通常會很快傳導到銷售市場,但並不意味着土拍熱,這個板塊未來就一定好。當看到土拍升溫、地塊高溢價,不要一味地被信號和情緒影響判斷,還得對實際情況分析後做決策。”

張波強調,當下買房最重要的考量指標是“稀缺”,以及“稀缺”理由的長期存在,一般這個週期是3~5年。

DeepSeek對於產業變革有直接影響

“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從事AI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學畢業生,要在二線城市中做一個選擇,是否更傾向於杭州?”張波提出。

“DeepSeek的熱潮對於產業變革有着直接影響,但這個熱點並不是孤立的。杭州本身就有一定的土壤,未來的產業機會對於杭州這樣的城市也非常重要。與房地產相關的兩個方面,一是買房,二是租房。所以從長遠來看,未來有更多產業佈局的城市,包括長三角,也包括成都、西安等,都會帶來更多的人口流入,能夠支撐城市未來更好的發展,機遇一定大於挑戰。”張波說。

盧文曦認爲,人是跟產業走的,產業走到哪裡,相應人羣就走到哪裡。像杭州、合肥、蘇州,是典型科技創新城市,產業越高端,區域消費能力相對更強一些。

“再來看製造業升級帶動的城市,成都、西安等地,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領域引進人才,能夠間接帶來市場的穩定。還有一種就是消費升級,也就是服務業擴張的新方向,比如長沙和成都,都是比較典型的能夠吸引人口的城市,同時推動小戶型公寓產品發展。因此產業集聚的地區,房地產市場一定能夠保持彈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