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北車站成為地下「漂漂河」 回顧2001年納莉風災

臺北車站在納莉颱風的肆虐下也無法逃離被大水淹沒的命運,整個地下車站軌道與月臺全都浸泡在大水中,而節節上升的水位更令駐守在該區的鐵路警察不敢大意,只得坐在階梯上盯着水位。日期:2001/9/17.攝影:杜建重.來源:聯合報

納莉颱風發生在2001年9月,是一個非常奇特和異常的颱風。颱風圈滯留在臺灣長達49小時,這樣長的滯留時間在臺風中是非常罕見的。這個情況導致臺灣北部地區面臨嚴重的豪雨災情,尤其是臺北市和臺北縣受到了嚴重影響。

【推薦閱讀】 1997年溫妮颱風暴雨侵襲 林肯大郡不當開發導致災變 可惜了!因爲颱風被迫搬家 消失的ㄅㄆㄇ猴園

在我們的記憶中,納莉颱風帶來的水患是臺北曾經經歷過的最嚴重的一次。整條捷運線幾乎完全被水淹沒,宛如地下的「漂漂河」,這樣的景象令人難以置信。捷運系統全面癱瘓,成爲當時生活中最爲困擾的問題之一。由於嚴重的淹水情況,捷運系統歷時3個月才能夠完全重建並恢復全線通車。

即使到了現在,捷運車站仍然保留着當年淹水的高度紀錄線,作爲紀念這場颱風災害的標誌。這條高度紀錄線成爲了當地居民和遊客的一個見證,提醒着我們當時所經歷的災難和重建的努力。

納莉風災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自然災害的威力,也讓我們更加重視災害預防和應急準備工作。它教會了我們要隨時保持警惕,並以積極的態度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