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向陸委會主委建議 學者劉復國:兩岸要交流、要接觸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左3)21日主持圓桌論壇,邀集學者針對美中臺關係進行分析與建議。(記者廖士鋒/攝影)
美中臺關係變化詭譎之際,學者劉復國當面向陸委會高層建議,「以小博大」最精髓的就是「政治智慧」。他喊話,做好所有準備更重要的就是「兩岸要交流、要接觸」,政府也應思考「具有彈性的面對大陸的主張」。
陸委會21日委託政大國關中心舉辦一場國際研討會,包含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三位陸委會副主委都有出席,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更是從早待到晚上結束,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也在上午出席開幕式致詞。
在研討會最後由邱垂正主持、主題爲美中臺關係的圓桌論壇中,政治大學臺灣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劉復國表示,在短期間,未來幾年中,應該不會爆發臺海戰爭,現在可能更多要去思考政治智慧,「以小博大」最精髓的就是「政治智慧」,這工作主要就是在陸委會,他喊話,做好所有準備更重要的就是「兩岸要交流、要接觸」。
此外他提到,因爲川普對臺新增20%以上關稅,很多中小企業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鍵,整體來看,戰略上「非常期待川習會能夠偃旗息鼓」,把大架構穩定下來,尤其臺灣在科技競爭過程中,正好臺積電與半導體產業就在覈心,現在美國不斷「出牌」,他直言,過去我們的兵推,百分百都是看大陸影響,但現在要注意到美國對臺灣經濟、科技產生的壓力,臺灣就像壓力鍋一樣被擠在中間,政府與業界必須集結社會能量好好應對。
外交上,劉復國就美臺關係指,長久以來對於戰略模糊、戰略清晰,拜登總統時代走向戰略清晰、現在川普上來,目前爲止9個月他關心的就是關稅、就是錢,其他都還沒有提到,這個月底美國政府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即將出爐,最新報導披露,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即將大幅內縮、聚焦美國國內環境,所以川普已經對美國十幾個大城市宣戰、要清理,估計美國在未來一到兩年基本沒有太多餘力管到其他地方。
針對臺海現狀,劉復國說,很長時間美國政府對於大陸、臺灣都是強調不容許單方片面改變現狀,所以論述方面應該是政府的智慧結晶,「應在這個地方要展現極大彈性」,也就是,不會衝擊到目前還沒有變動的架構。他提到,近期關於稀土問題,川普馬上生氣丟出100%關稅,隔幾天,氣消後說要跟習近平談,因此他政策變化程度太多是不可預期,「相信我們政府在現狀維持上,要把握到非常好的關鍵」。
最後,劉復國指,現在「No Kings」運動如熾,到底川普決策民間能否有百分百支持要看變化。就美中臺關係,他說,關注暑假到現在,政府在兩岸、對外關係上,「比較有點轉圜餘地」,所以要去思考,要以「具有彈性的面對大陸的主張」,尤其現在國民黨新領導人上臺,正在做大幅度改善、改變,未來對改善兩岸關係會有更大、廣泛影響,「臺灣未來政治變化會決定政府在兩岸、美中臺之間能否站穩腳步」。
邱垂正聽罷表示,「這五點建議大家都很有感觸」。
政大臺灣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劉復國21日指出,「以小博大」最精隨的就是「政治智慧」,做好所有準備更重要的就是「兩岸要交流、要接觸」。(記者廖士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