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感撞上肺炎球菌,危害不容小視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1日訊(記者 郭文培)“這是典型的‘流感搭臺細菌唱戲’造成的後果,流感病毒會破壞呼吸道屏障,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引發重症肺炎。同時流感還會削弱免疫防禦,使肺炎有機會快速進展至多器官衰竭,這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冬春季節是流感、肺炎的高發季節,談及流感季裡大家唏噓不已的名人因流感導致肺炎而離世的病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蔣榮猛提示,臨牀上把小於5歲、大於等於65歲、孕婦、產後2周內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羣列爲流感併發症高危人羣。健康的中青年人羣流感出現併發症風險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視風險。成年人肺炎的死亡率雖低於老年人,但若合併基礎疾病或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敗血症等致命併發症。

對肺炎球菌:抗生素防線已不堪重負

“‘一老一小’已成爲住院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主要羣體,其中老年人更是以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爲主,造成巨大的疾病負擔。”蔣榮猛指出,“據《柳葉刀》發佈的關於1990-2021橫跨三十多年的全球疾病負擔報告估計,中國50歲以上成人每年有八百萬人遭受肺炎球菌所致的疾病,並導致約4.4萬人因此而死亡。老年人罹患感染性疾病十分常見,其臨牀表現常不典型、併發症多,且治療效果欠佳,嚴重影響老年人生命質量,還可能造成原有慢性病急性加重(其中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出現臨牀不良健康結局甚至增加死亡風險,增加醫療資源消耗。”

中國疾控中心呼吸道感染監測資料表明,2009-2019年在引起肺炎的9種細菌中,肺炎球菌、肺炎支原體、流感嗜血桿菌、金葡和肺炎克雷伯菌位居前五。肺炎球菌性疾病是我國細菌性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導致侵襲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敗血症和腦膜炎等)和非侵襲性疾病(如肺炎、中耳炎和鼻竇等)等多種感染。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也是導致中國兒童及成年人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炎球菌性疾病的臨牀治療用藥以抗生素爲主,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肺炎球菌的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像臨牀常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有的地方監測到的數據顯示對紅黴素的耐藥率接近百分之百!”蔣榮猛教授感嘆。

專家呼籲:提高疫苗接種率,爲健康築牢防線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降低肺炎球菌相關性疾病的重要舉措,可節省大量住院費用和醫療支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國家相關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社區老年人常見感染性疾病疫苗應用專家共識》等共識技術文件,以及慢阻肺、社區獲得性肺炎、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診療指南,均建議老年人應定期接種肺炎球菌疫苗。2008年WHO已把肺炎球菌相關性疾病作爲最優先的疫苗可預防疾病,也建議各國將肺炎球菌疫苗作爲優先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

“在肺炎疫苗接種率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肺炎球菌導致的細菌性肺炎佔比已經從首位下降到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了。”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樑曉峰說,“我國當前無論是流感疫苗還是肺炎疫苗接種率都不理想,尤其是在老年羣體中,有些地區提供免費接種,響應率也不高,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差距很大,聽說今年有大量的流感疫苗過期銷燬,非常令人痛心,因此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在可及性和服務方面多下功夫,提高接種率。”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