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現成物」特展 重現臺南文賢油漆工程行

外牆寫着油漆工程行,走進卻是獨立藝術空間,臺南「文賢油漆工程行」營運19年間,累計爲百餘名藝術家提供展出空間,「檔案/現成物」特展近期揭幕,特別重現文賢油漆工程行局部結構。

「文賢油漆工程行」原爲藝術家王婉婷從小居住成長的地方,也是她的父親王文賢經營油漆工程行的地點,王婉婷與藝術家林煌迪在2000年初將其改爲藝術空間,成爲在地獨特展演場所,2018年底停止營運後,林煌迪在2021年啓動「重整作用_文賢油漆工程行異地保存計劃」。

文化部、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共同主辦「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關注獨立藝術空間與體制間的動態關係及生態網絡,「檔案/現成物」爲論壇延伸特展,以臺南文賢油漆工程行作爲獨立藝術空間案例。

亞洲藝術文獻庫臺灣研究員汪怡君今天透過C-LAB分享,文賢油漆工程行爲亞洲藝術文獻庫「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收錄的重要檔案之一。自2000年以來,該空間持續探索藝術與空間的關係,挑戰檔案梳理保存的既有模式。

汪怡君認爲,文賢油漆工程行出現以來,試圖延續精神風土與關係網絡,並重新定義藝術與非藝術的界線,此次「檔案/現成物」展覽設計,讓觀衆不僅是旁觀者,也能成爲檔案意義生產的一部分。

「檔案/現成物」以林煌迪自2021年啓動的「重整作用_文賢油漆工程行異地保存計劃」爲核心,展出營運19年間累積的跨領域藝術合作與創作實驗。特別的是,展場重現文賢油漆行的空間結構,地面以石灰粉繪製平面圖,並設置舊招牌、平臺及鐵塔架構,讓觀衆可攀爬上平臺俯瞰全場。

「檔案/現成物」展覽即日起將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至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