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中國仿效俄羅斯也侵臺? 蕭美琴:這提醒我們要強化安全
▲副總統蕭美琴。(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 AS,NRK)專訪時,被問及是否擔心中國會仿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而對付臺灣?她表示,這提醒我們要強化安全,從烏克蘭的經驗中,必須研發更多新興科技,已經看到無人載具、智慧系統及人工智慧的應用,也要善用臺灣私部門的能力,來支持整體社會韌性的提升。
對於中國近來進行實彈軍演,出動大量戰機及軍艦,模擬對臺封鎖或入侵一事。蕭美琴表示,這是一個複雜的世界,她認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爲臺灣人民帶來警惕,提醒大家不能自滿,不能將和平視爲理所當然。
蕭美琴說,必須更努力維護和平與穩定,這對臺灣人民、對此地區以及對全世界都至關重要。遺憾的是,中國採取挑釁的作法,不斷擴張軍事佈局,破壞大家對區域和平穩定的期望,拒絕與臺灣的民選政府對話。她說,非常擔心其日益增強的軍事行動和混合式脅迫,這不僅包括軍事層面,還涵蓋散佈假訊息、心理戰、政治戰及經濟脅迫,這些令人警覺的趨勢再次提醒必須更努力強化國防。
蕭美琴說,最終目標是防止衝突及緩和局勢,但也瞭解必須透過建立自身實力來維護和平,同時也應保持對話管道暢通,以維持對全世界都具有意義的穩定和現狀。
對於是否擔心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將起而效尤來對付臺灣?蕭美琴表示,一定有許多臺灣人對此感到擔憂,正處於高度不對稱的局勢中,極權政府採取極具侵略性的姿態,威脅我們的生存。因此,她強調,這提醒我們要強化安全,從烏克蘭的經驗中,必須研發更多新興科技,已經看到無人載具、智慧系統及人工智慧的應用,也要善用臺灣私部門的能力,來支持整體社會韌性的提升。
蕭美琴強調,她所說的韌性不只是軍事和安全方面,而是整個社會層面的韌性。臺灣社會在因應地震、颱風與天然災害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但我們也越來越需要因應諸如海底電纜被切斷等狀況,這類狀況目前在歐洲已成爲一項安全挑戰,亦要強化電信、物資儲備和能源的韌性,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讓我們知道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有關臺灣安全對全球戰略的重要性,蕭美琴說,臺灣安全對全球安全極爲重要,任何破壞臺海穩定與安全的行爲,都會動搖整個印太地區的穩定,且不僅在安全方面,還包含經濟層面。統計資料顯示,全球近五成的海上貿易,包括貨櫃運輸都會經過臺灣海峽周邊海域。臺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臺灣的科技爲全球衆多設備提供動力,從手機到汽車,再到衛星和國防設備。
因此,蕭美琴認爲,臺灣的韌性對全球科技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也有助確保人道價值,或是對人類生命、和平、穩定、民主和自由的基本尊重,「臺灣處於捍衛自由的前線,雖然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相比,我們是一個小國,但沒有一個國家因爲太小而不值得享有自由,我認爲這對全世界來說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