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抵制美國情緒蔓延 可口可樂、麥當勞強打德國製造
可口可樂近期在德國展開Made in Germany形象廣告活動;圖爲柏林街頭張貼以員工Jessy爲主角的廣告海報,強調產品在地生產。(中央社)
可口可樂與麥當勞一向是美國文化的象徵,但近期在德國卻強打「德國製造」。專家分析,美國品牌擔憂歐洲出現仿效丹麥、加拿大的抵制潮,正積極透過強化在地形象,拉近與德國消費者的距離。
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本月啓動名爲Made in Germany(德國製造)廣告活動,強調可口可樂在德國近百年曆史與在地生產實力。
根據可口可樂新聞稿,2024年在德國販售的可口可樂產品有97%產自德國本土13間工廠。官方網站指出,可口可樂對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達91億歐元(約106.33億美元),僱用約6500名德國員工。
廣告除訴求在地生產,也聚焦實際在德國工廠工作的員工故事,包括退伍美軍、轉職者與職場新鮮人,以說故事的方式強化德國消費者對可口可樂的「本土」印象。
例如廣告中來自美國的丹尼爾(Daniel)在退伍後落腳德國,已在可口可樂曼罕(Mannheim)工廠工作超過30年。他說:「我喜歡這份工作,補貨上架讓我感到放鬆與自由,我總是全力以赴。」
另一位員工傑西(Jessy)則分享,他原爲尋求穩定工作的轉職者,加入可口可樂後不斷接下新挑戰,現已擔任副產線主管。他表示:「我在這裡找到成長機會,這是我選擇留下的原因。」
明鏡週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多次挑起貿易衝突,包括針對全球徵收對等關稅,加上在中東衝突中公開挺以色列的立場,引發多國民間不滿。
丹麥與加拿大已有消費者自發性發起抵制美國商品行動,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明確標示「本國製造」,並鼓勵轉向本地品牌。特別是在丹麥,因川普曾揚言想併吞格陵蘭島(Greenland),部分可口可樂產品銷量明顯下滑。
類似情況也影響德國,儘管尚未出現大規模抵制運動,但社羣平臺Reddit已有超過24萬人加入名爲「從歐洲購買」(BuyFromEU)的討論社羣,交流如何以歐洲產品替代Google、Levi's、特斯拉與可口可樂等美國品牌。
除了可口可樂,另一美國速食龍頭麥當勞也在德國推出去美國化廣告,主打使用當地食材與社區參與,廣告中不見任何美國符號,更多的是強化與德國在地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