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重創臺南老屋!「3R計劃」用紅瓦找回鄉村風景
文化局長黃雅玲(站立者右一)向鄉親說明3R計劃內涵。(文化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鄉間老屋,不少人心疼傳統紅瓦厝屋頂風景日益消失,臺南市文化局啓動3R計劃(共修共築:韌性農村災後修繕行動系統計劃),選定柳營區八翁裡爲示範點,邀集修繕老屋師傅約10人,並回收其他老屋拆除下來的紅瓦、水泥瓦重新使用,並協調運輸與費用分攤,讓老瓦在災後重返屋頂,也盼藉此建立一套制度化、可複製的老屋修繕流程。
丹娜絲颱風造成臺南逾2.4萬戶民宅受損,超過7000戶屋頂全掀、半掀,本週進入緊鑼密鼓的修繕階段。文化局長黃雅玲說,3R計劃思考的是橫向聯繫及居民共識,初步會以聚落爲概念,目標希望從柳營八翁重現紅瓦屋頂,但前提也是必須先凝聚地方共識。
丹娜絲風災後,臺南鄉間許多傳統紅瓦屋頂被吹毀。(讀者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災後不少受災戶面臨因缺工嚴重,到處找不到師傅,文化局團隊說,有限人力、善於修繕的師傅疲於奔命,時間也多數耗費在各鄉鎮奔波,如何讓人力更有效率運用也是重點,希望藉此機制建立一個操作守則,做爲未來因應。
黃雅玲提到,不少民宅爲求儘快修繕,選擇鐵皮覆蓋,但建築師團隊提到一點,即紅屋瓦生命週期70年、水泥屋瓦50年、鐵皮僅20年,長期來看,如何用傳統工法延續老屋的生命,至關重要,同時也希望能借此有一套老屋修繕人才計劃,未來一旦遇災,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修繕。但她也說,讓老瓦重回屋頂是美好期待,不少長輩也很期待,但反而是下一代多認爲,趕快修復、搭鐵厝比較放心,還需要凝聚在地共識。
3R計劃首案選在柳營區八翁裡,該行動由文化局攜手柳營區公所、建築師鍾心怡、匠師李玄斌,以及八翁里長林靜芳等共同推動。除了組成修繕團隊,還啓動「建材銀行」機制,回收其他老屋拆除下來的紅瓦、水泥瓦重新使用,並協調運輸與費用分攤,讓老瓦在災後重返屋頂,不只省資源,也成爲社區互助的象徵。
黃雅玲表示,3R計劃希望透過在地協力與資源整合,更有效率協助災後重建,也讓臺南農村更有韌性、更有未來。尤其3R計劃聚焦4大面向,包括災後評估、修繕整合、人才培育、社區共築,希望建立一套制度化、可複製的老屋修繕流程,從風災損害的快速評估、修繕啓動、工班媒合到現地操作教學,逐步培養在地修繕人才,讓重建行動也能成爲傳承工藝、連結社區的新契機。
文化局強調,3R計劃不只是幫忙修屋,更希望讓每一次災後修繕,都成爲重新活化社區的開始,目前也同步推動拆卸屋瓦的保存與調度,未來將擴大建材銀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