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重創嘉義縣 蕉農怨:夏蕉賤、秋蕉缺雙重打擊
嘉義市果菜市場拍賣顯示,近期香蕉平均每公斤僅22元,換算起來,1根香蕉價格甚至低於便利商店販售的1顆10元茶葉蛋,丹娜絲颱風災後,拍賣價未上漲。記者魯永明/攝影
1958年有氣象紀錄以來,第1個登陸嘉義颱風丹娜絲,強風暴雨橫掃嘉義縣,造成嚴重農業災損,其中以香蕉首當其衝,不僅大量果實倒伏、斷裂,部分蕉園甚至全數報銷。蕉農苦嘆,這是「夏季蕉賤秋季蕉缺」的雙重打擊,全年心血恐將血本無歸。
嘉縣是臺灣重要香蕉產地之一,今年夏季盛產期,蕉農寄望能挽回去年臺風造成損失。然而,由於市場供給過剩,加上進口水果競爭,產地拍賣價格不如預期。嘉義市果菜市場拍賣顯示,近期香蕉平均每公斤僅22元,換算起來,1根香蕉價格甚至低於便利商店販售的1顆10元茶葉蛋,丹娜絲颱風災後,拍賣價未上漲。
「颱風還沒來之前就很難賣,現在臺風來,蕉樹都斷了,損失更大!」嘉義番路腳鄉王姓蕉農說,丹娜絲颱風來襲,夏蕉還未採收的果實嚴重受損,不但難以上市銷售,就連樹體也需時間恢復生產,秋季蕉勢必欠收。儘管市場承銷人指出,秋季蕉產量減少後,價格可望反彈,但蕉農面對夏蕉無價、秋蕉無收的窘境,情緒低落。
嘉縣農漁業嚴重災損,縣府農業處統計至昨天上午,災損金額計5億5188萬元8000元,農業部長陳駿季昨天由縣長翁章樑、立委蔡易餘、陳冠廷、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等人陪同,勘查木瓜、香蕉、柑橘、溫室設備等災情,農業部宣佈啓動全品項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提醒農民前往土地所在地公所申請。
蕉農普遍認爲救助「治標不治本」,呼籲政府針對香蕉產銷失衡問題進行結構性改革,例如加強契作、冷鏈與加工產業鏈發展,減少盛產期價格崩跌的風險,蕉農盼望未來氣候穩定,政府推動有效機制平衡產銷,讓香蕉不再「盛產無價、災後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