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釀樹木浩劫 嘉市38座公園持續封閉 2處拚8月開放

風災重創嘉義公園,園區持續清運樹倒斷枝,繼續封閉未開放使用。(廖素慧攝)

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市樹木浩劫,民衆哀嚎沒有公園可運動休憩,除嘉義公園、都會森林公園持續封閉清運,其餘36處公園7月底前完成清運,繼續警戒封鎖施工,中正公園、文化公園則可望8月初開放使用,市府規畫樹種重建、植栽養護與風險預警系統,以打造韌性城市。

丹娜絲風災重創嘉義公園,園區持續封閉清運樹倒斷枝。(廖素慧攝)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高度綠化,遭逢百年一遇的丹娜絲颱風,造成路樹及公園種植的喬木倒伏嚴重,感謝中央協助與各地縣市政府馳援,災後5日內完成主要幹道及重要節點的交通路口號誌搶通。

黃敏惠說,1906年嘉義梅山大地震促使嘉義市實施「市區改正」,導入都市計劃,讓嘉義市邁向現代化城市,這次風災提醒我們城市需要有韌性,市府將透過系統性復原方案,強化公園與行道樹體系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市府建設處表示,風災後啓動「搶通、去化、清理、復原」4階段應變搶災,7月7日起災後整建,7月9日搶通11條主要幹道、15個路段,7月10日完成次要路段搶通,接續清運綠化帶、公園倒伏樹木、斷枝及搶通園內步道。

中正公園可望於8月初開放,但遊戲區將封閉至今年底。(廖素慧攝)

36處公園7月底可清運完成,後續進行設施修復有機具進出,仍必須警戒封鎖,不開放,中正公園及文化公園已有民間團體預約場地,將先搶修,於8月初開放使用;中正公園遊戲區因進行遮蔭設施施工,將封鎖至今年12月間直到工程完成。

臺、日樹木專家日前實勘嘉義公園樹木浩劫災情,提出種植抗風性強的樹種、樹穴要充足、定期修剪,樹木健檢採取分級照護管理等建議。

市府表示,23日市府秘書長陳永豐主持災後市容景觀復原會議,廣納各方意見,未來將慎選抗風力強、根系穩固的樹種,植栽區域改善例如擴大樹穴空間、設置透水鋪面,並強化風險監控系統,結合「水綠風廊」構想,打造安全、永續的韌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