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吹壞漁船筏釀牡蠣流失 漁民急待「3筆救命錢」到位
丹娜絲颱風造成臺南沿海地區漁船筏受損,養殖牡蠣大量流失,漁民及蚵農亟待政府發下救助金、提供補助及貸款進行重建。(郭良傑攝)
臺南沿海地區受丹娜絲颱風強襲,16級強風重創臺南北門沿海地區養殖漁業及漁船筏,造成嚴重災損。農業部依據災情評估後,認定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公告七股區在港漁船筏,及北門、將軍、七股區牡蠣養殖,爲漁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經公告後即日起開始受理申請。
賴清德總統8日到北門區的蘆竹溝勘災,11日再到七股、將軍漁港實地瞭解災情,漁民及養蚵漁民表示,這次風災將生財工具包括膠筏、蚵棚打壞,當地的養殖牡蠣面積約有200公頃,近8成被強風巨浪打壞流失,漁民受損嚴重,希望政府緊急提供災損現金救助,重建蚵棚及剖蚵的加工場等。
丹娜絲臺的強風巨浪將臺南沿海地區的養殖牡蠣掃光,令蚵架全空。(郭良傑攝)
不少漁民也反映,出海作業的膠筏不堪強風掀起巨浪的衝撞、堆疊,最重要的動力船外機撞壞或泡在水中,必須修復或更新,需要政府提供緊急救助、補助及貸款,靠着賴總統所說的「三筆錢」纔有辦法重建,繼續討海維生。
臺南市政府表示,丹娜絲造成臺南沿海有16級強陣風,臺南氣象站測得13級陣風,導致七股、北門、將軍及安南區漁港區域內的漁船筏沉沒、翻覆或堆疊,總計有225艘漁船筏受損。農業部已於7月7日公告北門、將軍及安南區爲在漁船筏天然災害救助地區,10日公告新增七股區的在港域內漁船筏。
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臺南沿海地區因在嘉義布袋的臺電高壓電塔嚴重受損,導致無法供電給雲嘉南沿海地區的魚塭水車運轉,對養殖作業影響甚鉅。農業部於7月7日公告現金救助涵蓋魚塭養殖全品項,10日再次公告新增北門區、將軍區、七股區牡蠣養殖。
臺南市政府呼籲,凡符合本次救助資格的漁民,應於7月11日至7月24日止,儘速向魚塭所在地或漁港所在地的區公所提出申請,以利後續救助流程。市府將持續與中央協調資源,盼協助受災漁民儘速恢復生產,穩定漁業經濟與民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