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F-35A驗證資訊共享 自美即時回傳數據
丹麥F-35A戰機運用OSG系統,在美國空域與丹麥基地完成即時通聯,展現卓越數據共享能力。(取自DVIDS網站)
洛馬研發的OSG系統,可將戰機感測器數據,透過衛星中繼傳輸至數千公里外。(取自洛馬「X」帳號)
飛航新聞網站「The Aviationist」19日報導,皇家丹麥空軍F-35A戰機近期在美國本土飛行期間,成功將感測器數據即時回傳至丹麥本土基地,驗證先進數據共享效能,可望提升丹麥、美國與北約盟邦的多領域作戰(MDO)效能。
報導指出,丹麥F-35A戰機,從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集團位於德州沃斯堡的廠區起飛後,運用洛馬旗下「臭鼬工廠」(Skunk Works)研發、代號「DAGGR-2」的「開放式系統閘道」(OSG)系統,將感測器偵獲數據,透過商業通訊衛星中繼,同步回傳至相隔數千公里外的丹麥本土史克里斯楚普空軍基地,展現先進的跨區資訊共享效能。
皇家丹麥空軍參謀長達姆少將表示,這項測試不僅寫下丹麥空軍歷史新頁,更充分展現F-35戰機優異的戰場覺知與資訊通聯效能。洛馬集團主管也強調,測試成果足以驗證F-35戰機的優異技術整合效率,未來更可望用於發展跨平臺的「偵攻一體」能力,大幅強化空戰科技優勢。
報導說,荷蘭皇家空軍F-35A戰機,4月中旬也曾在德國「蘭斯坦之旗2025」(Ramstein Flag 2025)聯演期間,運用OSG系統與本國指管(C2)系統進行即時通聯,引導PULS多管火箭系統完成對地打擊任務;而本次最新測試成果,也證明F-35可在數分鐘內完成擊殺鏈(kill chain)作業流程,可望用於整合跨軍種與跨平臺戰力,滿足未來北約防衛作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