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通車將湧車潮 新北推聯網智慧交通公車更順暢
淡江大橋最快明年3月通車。本報資料照片
蓋了10年的淡江大橋,預計在今年7月主橋塔完工、9月八里端橋面板閉合,明年3月通車。新北市交通局預估往淡水與八里車輛分別提升至2.4萬輛車/日與2.3萬輛車/日,將推動「淡水八里區聯網智慧交通計劃」,鎖定在行經沙崙路、中正路公車裝設車載機,搭配路側設施即時通訊,讓司機掌握號誌與路況,每公里行駛速率可以快40秒到1分鐘以上,另也有保護行人延長號誌機制,避免交通打結。
淡江大橋連接淡水與八里重要交通樞紐,過去因爲招標問題停滯,中央歷時10年建設,耗資217億,主橋段長920公尺,預計9月閉合八里端、年底完工,完工後會是世界最大跨徑450公尺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新北市交通局指出,目前淡江道路主線車流量往淡水每日1.9萬輛車、往八里也是1.9萬輛車,不過淡江大橋通車後到2031年,分別會提升至2.4萬輛車/日與2.3萬輛車/日,將加重周邊道路負荷。
交通局簡任技正吳政諺表示,周邊交通車種多元,過去要從板橋到淡水紅毛城,通常會走臺64接龍米路、關渡大橋,再從民權東路與臺2線前往,淡江大橋通車後,可臺64走到底,再走沙崙路、中正路,將衝擊這兩處路段。
吳政諺說,未來將選定行經該路段的公車裝設車載機,搭配路側設施即時通訊,讓司機掌握號誌與路況,每公里行駛速率可以快40秒到1分鐘以上。
另外也有保護行人延長號誌機制,若偵測到行人數量過多,也能延長綠燈秒數,避免危險。
吳政諺說,目前規畫會選擇紅26等公車路線,詳細公車數量會再與得標廠商討論,全案預計4月公告,兩年期計劃預算3千萬元,中央支出2250萬元、新北7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