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菸草味道!大巨蛋用地的過去 舊松山菸廠遷址前的模樣
臺北松山菸廠鳥瞰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07/25 許振輝攝影)
松煙前身爲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在國民政府公賣局接手後改名爲「臺灣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專門製造香菸、雪茄與菸絲,這裡產出的一卷捲菸,曾經包含大家記憶中的黃盒香菸老牌子長壽,也點燃過新樂園的菸草味道。
【推薦閱讀】 到臺灣可以不必帶雪茄! 臺北小巨蛋的前身 記載棒球興衰的地方|臺北市立棒球場
然而,即使曾帶來不少經濟價值的菸廠,仍舊抵不上市區地價漲幅,在1988年臺北市平均房價比1987年多翻一倍,緊接着隔年1989年漲幅更超過50%時,位於臺北市黃金地段的舊松山菸廠,地價曾一度飆高至每坪200萬,當時市中心地點是否適合作爲制煙使用曾引起熱門話題關注。後於1998年隨着香菸市場需求下降、公賣局改制及臺北市政府規劃,松煙停止製造香菸,改與臺北菸廠合併,松山菸廠正式走入歷史。
現在的松煙已成爲假日著名文青景點,水塘和木橋棧道是人們往來必經之地,得先經過生態綠意之後才得進到寬闊空間,而制煙工廠和鍋爐等建築也在2001年後被定爲市定古蹟。除此之外,假日市集和誠品集團進駐的書店與商場爲松煙水泥建築物與綠地添上許多藝文氣息,誠品行旅則提供來訪者安歇之處和享受佳餚。
松山菸廠舊址除有部分規劃爲松煙文創園區,另部分則被計劃爲大巨蛋用地,2023年的臺北燈會也將有副燈出現在松煙區域。雖然松山菸廠的歷史已逝,大巨蛋也歷經各樣討論與改變,但透過綠意、保存的建築與藝文氣息,松煙仍然用不同形式陪伴着臺北市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