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道路施工引民怨 新北祭4大對策改善
從景觀平臺視野眺望,淡北道路的線型輪廓已逐步成形。右側爲關渡大橋。本報資料照片
淡北道路進度已達15.66%,比規畫稍微提前,但施工期間,雙北在尖峰時段經常塞車,新北市新工處今天在道安會報提出四大策略,包括透過雙北合作,透過工法調整,如臨時削減中央分隔島,讓大肚路維持雙向四線道等,並增加CCTV至18處全天候即時監控,爲鼓勵民衆搭乘大衆運輸更增加捷運周邊機車格位,且減少用路人過多使用習慣改變。與會道安顧問肯定精進策略,但施工端能否落實,相關查覈也應精進,才能發揮效果。
淡北道路全長5.45公里,規畫雙向4車道,以外環道路導引車流離開市區,分流淡水往返臺北的車流,解決臺北市大度路與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間長期交通壅塞問題,目前正施作淡金路高架橋基礎及墩柱、代辦臺電管線遷移、主線高架橋墩柱及帽樑等項目。
不過近期有不少民衆反應,早上到臺北周邊已經很塞,但晚上返回淡水,因正在施作基督書院周邊工程,連晚上也在塞。
新北市新工處今在道安會報提出施工交通安全優化策略,新工處長簡必琦表示,工程事涉雙北,相關工作採雙北合作優化策略,他舉例先前提出的交維計劃,要把臺北市大度路從雙線各四線道,各縮減1個車道,但在北市建議下,新北透過工法調整,包括臨時性削減中央分隔島與部分人行道,維持雙向四線道通行量能;他坦言,關鍵時刻仍會有縮減車道計劃,不過會全力把影響降低。
新工處也指出,施工過程原設置6處監控CCTV,但導致部分路段無法即時監控,將增設18處CCTV,以利能瞭解施作中工區車輛動線及現況。
市府原交維規畫,因施工需求封閉紅樹林捷運轉乘機車停車場,雖在鄰近處設置8成左右車格,但無法滿足民衆需求,爲了鼓勵民衆轉成大衆運輸,經與各單位協調,已在捷運輕軌橋下及鄰近區域補償100%機車停車格。
最後在管線遷移等作業,從全日封閉一車道,改至夜間封閉二車道,不會惡化白天尖峰時間該路段車輛壅塞情形,維持車流容量及順暢度。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淡北道路工程是新北重大工程,民衆確實反映施工過程有一些交通安全議題,他也多次到現場去看,包括臺2線淡金公路到中正東路,還有下關渡橋的淡水端都是非常擁塞的路段。
「落實交維安全零容忍」侯友宜說,相關規畫都要落實,包括交通指揮、查覈等責任分工也要清楚,才能確保工程順利推動。
新北市議員陳偉傑表示,民衆經常反應早上相關聯外道路已經很塞,調整成深夜施工,反而也讓晚上開始塞,不過夜間施工是不得不的作爲,不然白天可能會更慘,今天他就接到民衆塞在紅樹林段的消息,他認爲,施工單位要隨時依照民衆需求調整,就算無法改變,也要公告給所有民衆瞭解,一起共體時艱。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也指出,淡北道路施工期間,因工程車輛頻繁進出及時段性交維措施,導致臺二線只要一發生車禍,即便是離峰時間也容易全面癱瘓,顯示整體應變仍有待加強。新工處、交通局及警察局在施工階段的交通疏導、事故處理與動態調度上,都還有精進空間。
鄭宇恩也說,因臺北市反對淡北道路直接銜接洲美快速道路,而近年大度路沿線新增多處橫向道路號誌,未來淡北道路若要達到分流效果,以目前設計來看,完工後與臺北市的交通協調與系統整合將成爲關鍵。
道安顧問陳艾懃指出,淡北道路精進策略值得肯定,目前大多是調整後面的運作機制,怎麼把這些改善項目落實才是關鍵,包括增加的CCTV誰要去看等;另交維計劃常因施工團隊沒有落實導致問題,若第一線不重視,再多檢討也無法確實改善。
道安顧問蕭再安則說,各單位都有自己的交通改善計劃,工務局的交通改善計劃與交通局的交通維持計劃如何整合,要各局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