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鋒等:銀行信貸投放開門紅,對公貸款表現強勁

中新經緯2月17日電 題:銀行信貸投放開門紅,對公貸款表現強勁

作者 戴志鋒 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

鄧美君 中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公佈2025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量統計數據報告和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7.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增速與去年12月環比持平。

在社融結構中,信貸投放亮眼。1月迎來銀行信貸投放的開門紅,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22萬億元,同比多增3793億元,且主要得益於對公貸款的強勁表現。表外信貸方面,和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

1月單月社融規模同比多增,主要由貸款和政府債拉動。政府債融資提速對社融提供支撐。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各項工作能早則早、抓緊抓實,保證足夠力度”,2025年1月政府債新增融資6933億元,同比增加3986億元。直接融資方面,企業債和股票融資較去年同期微增。1月新增企業債融資445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473億元,分別同比多增134億元、51億元。

再看信貸情況,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13萬億元,同比多增,同樣高於市場預期。1月末,信貸餘額同比增長7.5%。

從信貸結構來看,企業貸款表現較好,1月新增貸款以企業貸款爲主,企業短貸、中長期貸款、票據淨融資增量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去年受化債政策影響,對公端投放規模相對來說不高,而今年隨着地方城投陸續退名單,企業端信貸需求重新釋放,投放量較高。居民貸款方面,1月居民短貸、中長貸同比下降。2024年年初銀行價格戰攬取了部分需求,增加了當時業務量,去年業務量基數偏高。

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18.52萬億元,同比增長7%。狹義貨幣(M1)餘額112.45萬億元,同比增長0.4%。值得注意的是,本月M1統計口徑調整,剪刀差有所擴大。修訂後的M1在原有口徑基礎上增加了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例如微信、支付寶中的資金)。在原有口徑下,單位向個人發放工資時,貨幣從單位活期存款賬戶轉入個人活期存款賬戶,M1減少,修訂後居民和企業活期存款均納入M1,因此M1保持不變。

應用新口徑後,M1增速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不過新口徑下M1同比增速的波動幅度相對較小,同時往年春節前集中發放工資等導致的M1增速陡升陡降現象也有所緩解,數據可比性提高。春節期間企業與居民活期存款“蹺蹺板”效應(企業春節發放年終獎致使企業活期存款賬戶裡的資金大量流向居民活期存款賬戶)減弱。(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謝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