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長輩去上班 照顧打破一對一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照顧人力日益稀缺,未來照顧型態將從「一對一」走向「一對多」。(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照顧人力日益稀缺,未來照顧型態將從「一對一」走向「一對多」,政策應引導照顧者走入職場。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今年與臺北市開南中學合作試辦「帶長輩上班計劃」,協助照顧者到日照中心上班,同時讓長輩上學,打破一對一照顧模式,人力運用更有效率。

爲鼓勵一對一中壯年家庭照顧者重返職場,家總今年與臺北市第一個開辦長照科的開南中學合作,試辦「帶長輩到日照中心上班計劃」。校方開設培訓課程,協助照顧者取得照服員證照後,再投入學校開設的青春學園機構上班;家總則扮演照顧者與日照中心之間的橋樑,協助關懷照顧者的心理。

陳景寧表示,初步招募到5到8名學員,報名的都是女性,年齡落在40歲到70歲間,大部分都是過去照顧家人而離職。其中1名40多歲學員因照顧家人久無收入,擔心接下來的人生坐吃山空,希望能兼顧照顧家人;另1名70多歲奶奶照顧失智症的老公超過10年,考量年老力衰,到機構工作可獲更多照顧資源。

開南中學校長鬍毓富表示,當父母逐漸失能,傳統觀念常認爲「要盡孝道」,必須犧牲工作和生活親自照顧長輩,但也因此出現許多矛盾。人力考量上,臺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照顧人力越來越稀缺,我們的老年都很難再有「一對一」照顧模式,應轉變爲「一對多」。

胡毓富表示,透過試辦計劃,讓辭職的家庭照顧者,不僅能重新迴歸職場,且比起在家自行照顧,將長輩送到日照中心能得到專業的醫事人員照顧和AI輔助,開南中學照顧服務科學生也會在中心實習陪伴長者,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