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關注生育支持政策,國家衛健委:將建議轉化爲政策措施

優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機制相關議題備受社會關注,代表所提出的有關意見建議相繼轉化爲具體政策措施。

2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代表工作委員會公佈一批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典型案例。澎湃新聞注意到,此次發佈的10個案例涵蓋了推動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強特定羣體權益保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推動數字服務貿易發展、加強美麗中國建設、推進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加強職業教育等方面。

“人大代表對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是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反映人民羣衆意見的重要形式。認真研究辦理代表提出的建議,是各國家機關的法定職責。”據代表工委介紹,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代表依法履職盡責,對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9235件。其中,優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機制相關議題備受社會關注。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介紹,2024年,該委共承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805件,其中主辦405件,主要關注焦點依次爲完善人口服務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服務、保障重點人羣健康需求、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推動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等內容。

“我委承辦的建議已經全部按時辦結,代表均表示滿意。”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人士表示,全年累計與代表溝通1000餘人次,採納代表意見建議300餘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45項,“代表關於將慢阻肺病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設立全國統一心理健康援助熱線、促進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將化橘紅納入食藥物質目錄管理、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等意見建議相繼轉化爲具體政策措施”。

比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黨委委員、餘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玉成提出《關於加強生育支持政策的建議》。作爲基層全國人大代表,汪玉成通過走訪調研省市縣及鄉鎮計生辦和查閱相關網站,瞭解到我國出生人口從2016年的1883萬降至2023年的902萬,“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相銜接,釋放生育意願,積極應對少子老齡化,是我國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綜合性社會政策提升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變得愈發迫切”。

針對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汪玉成提出建議:一是完善社會保障。探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津貼制度。加大對生育二孩以上女職工社會保險補貼力度。二是完善住房支持。通過適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優先配租公租房等方式,加大對多孩家庭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托育服務。將托育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托幼一體化”工作。目前,安吉縣以入選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試點縣爲契機,打造“托幼一體”機構15家,公辦託位數達到500個。四是降低企業成本。對吸納婦女就業企業予以稅收優惠、資金獎勵等支持,推動生育友好型單位。五是提升健康服務。進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網絡,鼓勵公立醫療機構參與指導特殊兒童早期康復,以安吉縣爲例,該縣通過組織專家定期赴特殊兒童學校指導康復、每年定期開展出生缺陷早篩早治、支持婦幼保健機構創建特殊兒童康復定點機構等方式,讓羣衆享受更加優質普惠、低價的服務,全面加強兒童保健指導,提高兒童就醫報銷比例,有效減輕兒童就醫負擔。六是建立完善生育全週期支持政策,注重早孕關愛,保護女性生育力,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儲備有效能量。

在建議件提交與審議期間,汪玉成多次與相關專業領域專家教授和負責人討教建議件相關表述,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正式建議,且抓住分組討論、專題詢問等渠道發聲,與其他代表共同研究。總結地方經驗(如浙江“浙有善育”行動),形成政策建議供國家參考。積極爭取跨部門協同,聯合婦聯、工會等組織舉辦政策研討會,邀請衛健、教育、人社等部門共商解決方案。

據介紹,2024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相關代表赴浙江、貴州開展“人口高質量發展”重點建議集中辦理調研,相關承辦司局同志會同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有關同志上門拜訪汪玉成代表,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浙江省關於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最新工作進展,面對面聽取代表意見建議,並就下一步工作考慮進行深入交流討論。

同年10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從4個方面提出一攬子生育支持措施。相關政策文件出臺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繫汪玉成代表,詳細說明在政策制定中吸收採納其建議的情況。

“我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逐步建立,普惠托育服務初見成效,生育友好社會氛圍得到改善,全社會關注生育、支持生育的氛圍正在形成。”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工作調度,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完善生育休假制度,推動各類生育假期落實到位。研究完善生育保險制度,做好兒童醫療服務保障相關工作。提高基本生育和兒童醫療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強化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做好前瞻性研究,強化政策儲備。積極研究制定更多更有力度的綜合性支持措施,分階段持續推進。加強人口和生育政策宣傳解讀,主動迴應社會關切。倡導積極婚育觀念,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