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爸媽出國旅行 不崩潰的訣竅是什麼?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許多人出社會後,與父母聚少離多,而這陣子疫情解封,帶爸媽出國旅行順勢成了一種,難得的親子相處時光,尤其是對於平常很少出國的父母,這樣的經歷勢必會成爲一段難忘的記憶。

不過,很多人第一次帶爸媽或長輩出國就發現了,這件事並沒有你想得簡單,有時候行程都安排好了,還是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發展,長輩們也可能因爲文化差異或人生閱歷的不同,而出現超乎你想像的行爲舉止。有社羣創作者就在IG分享了一系列帶爸媽出國沒有計算的小悲劇,例如堅持要喝熱水,或是在免稅商店要求殺價等等。

爲了不讓美好的家庭異國之旅泡湯,美國一名靠自助旅行環遊世界的部落格作者Amber,在自己的網站上分享了「帶爸媽一起出國旅行」的幾個訣竅,讓大家能夠以輕鬆的心情,帶領爸媽探索未知的國度。

考慮爸媽的生活習慣

父母第一次出國,儘量不要選文化差異太大的國家。在安排行程交通時,也要考慮到爸媽的體力或生活習慣,尤其自由行需要走路的行程相當多,假如他們平常沒有爬山的習慣,你卻安排國家公園登山步道,對於關節不好的爸媽來說,這段旅程不僅沒有享受到美景,回到家還一身痠痛。

假設媽媽怕熱,那在熱帶國家訂住宿時,就要記得再三確定,旅館房間有冷氣,在出發前確定飯店房間有沒有熱水壺。在機場時,也可以先幫爸媽提前準備好海關入境卡,或者事先幫父母申請免費的輪椅服務,讓年紀老邁的爸媽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他們的膝蓋。

安排多種行程當備案

事前準備做得越多越好,因爲沒有出國經驗的爸媽,其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你問他喜歡去哪裡,或是喜歡吃什麼,他們可能都會怕你嫌麻煩,所以回答都可以,但事後卻又碎碎念。

因此你多準備幾個行程A、行程B或行程C,以防止天候狀況不良或任何當地的突發狀況,例如安排了去法國羅浮宮,卻遇到當地正在進行罷工抗議活動。這時候,準備多個備案可以讓爸媽選擇,不要讓一些意外掃了旅遊的興致。

考慮爸媽的生活習慣

父母第一次出國,儘量不要選文化差異太大的國家。在安排行程交通時,也要考慮到爸媽的體力或生活習慣,尤其自由行需要走路的行程相當多,假如他們平常沒有爬山的習慣,你卻安排國家公園登山步道,對於關節不好的爸媽來說,這段旅程不僅沒有享受到美景,回到家還一身痠痛。

假設媽媽怕熱,那在熱帶國家訂住宿時,就要記得再三確定,旅館房間有冷氣,在出發前確定飯店房間有沒有熱水壺。在機場時,也可以先幫爸媽提前準備好海關入境卡,或者事先幫父母申請免費的輪椅服務,讓年紀老邁的爸媽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他們的膝蓋。

安排多種行程當備案

事前準備做得越多越好,因爲沒有出國經驗的爸媽,其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你問他喜歡去哪裡,或是喜歡吃什麼,他們可能都會怕你嫌麻煩,所以回答都可以,但事後卻又碎碎念。

因此你多準備幾個行程A、行程B或行程C,以防止天候狀況不良或任何當地的突發狀況,例如安排了去法國羅浮宮,卻遇到當地正在進行罷工抗議活動。這時候,準備多個備案可以讓爸媽選擇,不要讓一些意外掃了旅遊的興致。

※本文由商周.com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