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金出手 半年逾4000億涌入A股ETF

上證指數3000點作爲A股市場關鍵點位,向來備受關注。6月下旬以來,隨着上證指數回到3000點附近,大資金迅速出動。近日,滬深300ETF多次出現盤中異動,成交持續大幅放量。加上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的大資金入市潮,今年以來A股ETF獲資金淨流入已經超過4000億元,已接近2023年全年的資金淨流入規模。

關鍵點位迎來巨量資金

神秘大資金又有新動向。Wind數據顯示,6月21日至6月28日,已有511億元資金借道A股ETF入市,主要流向大資金較爲偏好的滬深300ETF,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等。

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獲資金淨流入154.7億元,成爲本輪被“加倉”最多的基金品種。大資金抄底,也讓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這隻全市場規模最大的非貨公募基金規模率先突破2200億元,達2218.24億元。其餘三隻大型滬深300ETF獲資金淨流入均超過50億元,此外,中證500、中證1000、“雙創”相關中小盤ETF也獲得部分資金加倉。

這已是今年以來第二輪大資金加倉潮。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市場快速調整期間,大資金就開啓了加倉模式,數千億資金入市。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ETF合計獲資金淨流入已高達4026億元,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向多隻寬基指數ETF,包括滬深300ETF、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等。

今年以來,滬深300ETF成爲吸金王。僅易方達滬深300ETF一隻就獲資金淨流入869.3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獲淨流入775.99億元,嘉實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獲淨流入均超過500億元。

以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爲代表的寬基ETF,成爲資金抄底的主要選擇。從歷史數據來看,底部買寬基是更爲簡單有效的佈局策略。華夏基金認爲,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走勢偏弱的大背景下,大量資金入場增持寬基ETF,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有效提振了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

科創板有望迎增量資金

回顧2023年10月以來的ETF加倉潮,滬深300ETF始終是資金心頭好。華夏基金表示,滬深300作爲寬基指數代表,一方面覆蓋行業夠“寬”,風格均衡。中長期資金入市首要任務是樹信心,選擇足夠“寬”的指數,覆蓋行業多且均衡,同時包含權重龍頭股在內,能夠起到帶動整個市場投資情緒的作用。另一方面,寬基品種容量大,風險相對可控,拉長時間看,最大回撤和波動性都相對行業主題類窄基更小。此外,寬基品種能分享經濟向上的貝塔收益,在小市值、題材抱團等風格演繹到極致後,目前A股大盤寬基指數的估值已調整至歷史相對低位,性價比高,同時有一定的修復預期。

相較滬深300ETF,近日雙創ETF的資金淨流入並不算多,但與以往相比,也出現積極變化。6月21日以來,多隻創業板、科創板ETF獲資金淨流入均超過5億元。華泰柏瑞基金認爲,近期科創板表現強勢,一方面是權重行業電子短期呈現強勢;另一方面,相關政策預期提升了投資者的預期,監管層對科創板表現出鼓勵和呵護態度。從增量資金的角度來看,機構網下申購需科創板底倉以及科創板ETF納入基金通等舉措都可能帶來正向反饋,其中前者的影響或更大。

張舒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