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主播們的三宗罪
來源|史大郎&大貓研究所
你看看,李佳琦就侮辱你了,你能咋滴,一說復出,直播間裡1000萬人趕着送錢。
但大家想過嗎?一個李佳琦搶走了多少普通人的工作機會,讓多少實體倒閉?他又創造了多少價值?
我們來算算賬,李佳琦不公開成交金額,快手的辛巴去年成交500億,李佳琦肯定不止這數,就算倆人1000億吧,一個小店比如一年200萬流水,5個人就業。
這兩人能頂5萬個小店,25萬人的就業。
這是什麼概念?100個小店就是一個非常有規模的商業街了,所以這倆人等於幹翻了500條商業街,那些18線的小城市最慘,當地商業的血基本都被吸乾了,錢都走了,留不到當地,可不越來越窮。
有人說廠家賺了啊!可別提了,玩直播的廠家倒是不用付房租了,但是得付渠道費啊,這玩意比房租還貴,而且都是倒掛的,主播拿大頭,說白了就是實體在給主播打工,現在他們很尷尬,搞直播找死,不搞直播等死。
有人說李佳琦讓大家少花錢啊,這裡面問題更多。
直播可能並不便宜,因爲他是一個激情購物場景,限量限時限價,最後你買的東西可能比其他平臺還貴。
就算東西便宜吧,但他把整體的商業生態完全破壞了,現在送外賣的年輕姑娘越來越多,很多都是以前商場裡的導購或者開小店的,現在都黃了。
你在大主播這買個東西可能便宜了幾十塊,你的公司如果是競爭對手呢?人家可能把你飯碗都砸了,爲什麼有6個國家明確禁止直播帶貨啊,就是擔心搞死底層的中小企業。
又有人說了,以前電商不也一直這麼幹的嗎?
這就更錯的離譜了,之前的電商競爭還算挺良性的,因爲沒有人能形成流量壟斷。
但現在大主播是可以搞流量壟斷的,因爲可以投流,這錢一花,那邊幾十萬人就來了,每次直播花個幾百萬,中小電商哪能投的起,所以現在大把的中小電商也死了。
僥倖活下來的,買不起流量,就只能拼價格,所以這兩年出來一個極端業態,就是低價電商,一件衣服幾塊錢、一雙鞋十來塊錢,16塊能買兩件襯衫還包郵,你算算他得賣多少纔夠一家人生活?但這種店只有一個結果,就是關門。
所以在這個鏈條上,大主播是唯一贏家,其他人都是燃料。
大主播們至少有三宗罪:流量壟斷、吸血實體、搶走很多人的工作機會,他們創造了什麼價值呢?基本沒有,他就是個中介。
特別是現在的經濟環境,大主播越來越像商業毒瘤,因爲蛋糕沒有變大,就那麼大點,他還開啓了吸血模式,幾百個人爽的要死,幾十萬個的家庭收入受影響。
他們到處吹噓的極致性價比,結果就是集體沒飯吃,靠實體做大做強的地方有很多,靠主播做大做強的,一個也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