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肉搏戰1/虛幣交易禁用現金 詐騙贓款重返銀行圈 銀行急忙圍堵警示帳戶

近來包括中華郵政、聯邦銀行均相繼封鎖約定帳戶到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入金帳號,震撼幣圈。 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上月(6月)要求虛擬貨幣買賣禁用現金後,不少詐團無處藏匿詐騙所得,於是重回銀行體系。近來銀行相繼封鎖約定帳戶到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入金帳號,震撼幣圈;部分銀行也因「警示帳戶」快速升高,嚴控約轉額度。這場打詐硬仗,能讓詐團傷筋動骨嗎?

金管會在實務上發現,不少詐團之前是抱着現金到實體幣商洗錢,或透過超商入金到虛幣平臺,藉此隱藏金流。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副理事長溫宏駿觀察,在禁止現金買賣虛幣後,這些贓款無處藏匿,詐團就開始像無頭蒼蠅在銀行體系四處亂竄,成爲警示帳戶升高原因之一。

各銀行爲了控管警示帳戶的增加,對轉往虛幣平臺的錢,也陸續採取各種措施,包括郵局跟聯邦相繼在3月、6月公告,停止受理申請約轉到「虛擬通貨平臺之入金帳號」,原本「已約轉」的帳戶也將停掉;目前郵局己停,聯邦則從8月11日停止。

聯邦高層講的很白,他說:「我們怕詐騙」,「我們有約三成的警示帳戶都是這種約轉到入金帳號的」。

聯邦關的是新臺幣的約轉,因聯邦本身也是虛幣平臺的美元往來銀行,美元的約轉沒有關,聯邦高層評估,美元做虛幣交易大部分是幣圈玩家,詐騙風險較小,所以沒有停美元的約轉。

詐團愛約轉 車手最愛午夜12點取錢

一位銀行打詐主管提到,現在金管會全面監控警示帳戶,只要警示帳戶一增加,銀行就很緊張,要趕快從警示帳戶來源最多的地方下手。

他也提到,「關掉約轉,等於把水管的水變小了,只能透過非約轉的小金額轉帳。」

約轉、非約轉上限各銀行不同,大部分一般自然人的約轉上限是每次200萬元,有些優質客戶可能會再拉高;非約轉金額,則有一次3萬元、5萬元等,一天通常10萬元。

該打詐主管說,有次跟檢警單位開會,他們說,警察去抓車手最好時間是晚上快12點時,因車手會在晚上11點多、快12點時,在ATM領掉一天10萬元的限額,等到過了12點,就算第二天的限額,再分次領個10萬元,十分鐘就可以領兩天的限額共20萬元,「CP值最高」。

對詐團來說,約轉是最好的銷贓方式,關掉約轉的確可以降低詐團使用這個帳戶的意願。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實際上,除了郵局、聯邦外,遠銀早在去年底就停掉臨櫃申請約轉到入金虛擬帳號,只留線上申請,且最快第七天生效。遠銀主管表示,暫停臨櫃是因各分行可能較難作判斷,線上作業統一由相關專業人員作審覈。

遠銀本身是虛幣平臺往來銀行,被視爲「幣圈友善銀行」之一,對虛幣交易有深入瞭解,因應這波金管會全面監控警示帳戶,遠銀沒有像同業關掉原本已做好約轉的服務,但也從上週開始採取新的管控措施。

遠銀主管表示,6月28日開始,在線上「新申請約轉」的案件,前兩個月,每天只能轉帳10萬元,遠銀會跟虛幣平臺合作加強監控,如果是正常的買賣虛幣行爲,二個月後就可迴歸到正常的約轉上限200萬元。

爲何是二個月?他說,「詐團不會像無間道一樣潛伏三個月吧,我們就先觀察二個月看看」;原本就有約轉的舊案則不受影響。

現在各銀行都比誰的水管小,就算沒有封鎖約轉的路,也會採取各種嚴控措施。

一位銀行打詐主管表示,現在大部分銀行作法是,會下載虛擬通貨公會網站上的虛幣平臺入金帳號,客戶只要匯款到這些帳號,就要做「深度KYC」,包括詢問學經歷、對虛幣的專業程度等;轉帳時,也會看錢是不是從另一家銀行帳戶轉過來的,這種詐騙的風險最高,在做完深度KYC後,有些人就會知難而退了。

多數銀行對虛擬貨幣業者來開戶會比較謹慎,目前只有少數銀行有做,像遠銀、凱基,還有最新加入的臺北富邦,聯邦則只做美元,而富邦目前也只有做臺哥大投資的富升,往來銀行會提供虛擬帳號,例如遠銀的虛擬帳號開頭是1020、1024等;凱基開頭是5286等。

不能用現金,銀行轉帳又有層層關卡,會否衝擊虛擬貨幣業務發展?溫宏駿表示,管控措施難免會誤殺無辜,但無傷大礙,多數散戶每天交易金額都在十萬元以用,影響不致太大,他認爲是「短空長多」,若能掃除詐騙、洗錢陰影,長期來看,對產業發展是正面的。

打詐肉搏戰2/銀行打詐考驗客人接受度 久未往來鎖功能 還有人一天只能領一萬?

打詐肉搏戰3/金管會鐵了心 警示帳戶多過銀行同業要公佈 有3家最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