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不溯源 警嘆車手抓不完

詐騙橫行,北市一年抓七千名車手,監所快被詐騙犯塞滿,仍無法遏止,各界盼加重刑期,基層員警坦言,站在打詐第一線,幾乎每天都爲打詐疲於奔命,國家打詐不能像打地鼠一樣,「東邊打,西邊冒」,須溯源治本。

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去年上半年,北市查獲詐團車手二九八九人,今年上半年也查獲三九二四人,等於一年抓近七千人。他質疑難道每年都有新的車手出道,研判應該累犯居多,希望市警局向中央建議修法,加重刑期遏阻詐騙案。

北市警局長李西河說,詐團車手或水房或其他分工人員,抓到後會繼續溯源,因詐欺案大多是跨境, 機房在緬甸、柬埔寨、寮國,臺灣是轉帳點,因此詐騙車手愈來愈多。

北市刑大表示,北市每年平均逮捕詐團車手七千人左右,這幾年已招募困難,從事車手的人以經濟弱勢者較多,且因民衆法制教育和防詐宣導,詐團難招人,已朝向外籍人士和在臺工作的外籍移工找人。

基層員警直言,警方長期處理詐騙後端,如若前端沒控制好,後端只能無止盡的亡羊補牢,每天追車手、安撫被害人,但量刑多僅一年,根本無法嚇阻;境外門號在臺無記名漫遊,線索到最後也常斷線。

員警說,ATM提款缺乏雙重驗證,車手人手一張卡就能提領,面部遮蔽警示系統慢半拍;第三方支付與虛擬帳戶更缺乏與實體帳戶的聯防警示規範,錢一旦轉出很難即時凍結。結果平臺廣告繼續投放,金融、電信、網路等環節漏洞依舊存在,基層疲於奔命收拾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