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資產管理中心不缺錢 央行:要先形成產業生態圈
中央銀行。(資料照)
中央銀行4月1日將赴立院報告「如何促進臺灣金融市場規模發展之執行策略(包括國際金融業務OBU,國際保險業務OIU,國際證券業務OSU)」專題,央行書面報告指出,臺灣不缺資金,惟要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必須形成「資產管理產業生態圈」(Ecosystem),即充沛資金需搭配人才、產品、金融市場與基礎建設(如稅制及語言的優勢、行政協助、周邊服務產業完備)、法規制度。
央行表示,近 10 年臺灣累計超額儲蓄超過新臺幣 30 兆元,依主計總處統計,113 年臺灣超額儲蓄擴大至 4.01 兆元。歷年超額儲蓄的資產運用,以及國內外資產價格上揚,均帶動資產管理規模增加,爲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助力。
央行表示,臺灣超額儲蓄以家庭部門的規模最大。家庭部門除經由銀行、投信、證券商等通路投資外,也會經由購買保險及提撥退休金,透過壽險公司及退休基金代爲投資。爰透過引導家庭部門善用超額儲蓄,進行國內及國外投資,可壯大金融市場發展規模。
央行爲協助金管會推行「財富管理新方案」,已於近年鬆綁多項外匯業務法規,包含銀行得發行外幣結構型金融債券、槓桿交易商得提供外幣間 NDF,以及外資得以持有之外幣爲擔保品向證券商辦理資金融通。
除建構生態圈,央行也建議積極引進外國專業機構及經驗,爭取跨國資產管理業者在臺設立據點,擴大營業規模,使國內資產管理業者受惠其外溢效果。 而國內業者亦可透過購併、國際結盟或合作,擴增業務或取得核心技術,藉由國際接軌,以提升國際資產管理能力。
央行重申,將持續協助國內資產管理業務之發展,兼顧金融穩定、產業發展及整體共同利益,滾動式調整外匯法規,鼓勵金融創新,期能提升金融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臺灣金融市場規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