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博後」網紅打卡民宿村 人均收入5千飛增至3.1萬人民幣
位在三亞市吉陽區的博後村透過打造網紅打卡民宿之下,推進當地人均收入從僅5000多元人民幣,發展到3.1萬元水準。(陳祖昌攝)
一個位居海南島上的少數民族村落,透過思想轉變與實際行動,從原來只能靠養豬種椰子過日子,人均收入僅5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的窮困鄉落,發展到2024年時,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萬元。位在三亞市吉陽區的博後村,而該村打造的網紅打卡民宿躍身成爲海南旅遊市場的爆款產品。在保留傳統文化與追求現代生活水準中走出了一條路,也成爲鄉村振興的新典範。
博後村位於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西南部,距市區約20公里,是大陸少數民族(黎族)聚居村莊。由於當地土地是鹽鹼地,農業生產條件惡劣,過去村民只能依靠種植椰子和養豬增加收入來維持生活,人均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
博後村委會主任蘇少洪受訪時表示,少數民族普遍資源相較缺乏,大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勞力來換取生活溫飽。當地的天然條件差,養豬反而是大部分村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伴隨着養豬的餿水及排泄糞便對於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外來遊客走進我們村的時候覺得臭烘烘的,誰會來這裡旅遊?」
但一切轉機出現在政策導引與村民期盼改善生活。從2017起,當地政府投入大量的基礎建設,完善公共設施。蘇少洪表示,在說服村民配合的階段,幹部們也是煞費苦心,花了長達八個月的時間,一家一家溝通才逐漸取得理解及支持。
當環境整治後,接下來課題就是發展什麼適合本地的產業。蘇少洪在2014年時曾經帶人到臺灣考察民宿,也鼓勵本地青年往民宿旅遊這條路上發展,一開始受限於知識水準及眼界並不成功,後來在廣東發展的返鄉遊子給予很多建議,蘇少洪也鼓勵他留在老家發展,並幫忙從銀行取得300萬的低利貸款協助創業。
這進而催生出博後村的第一家網紅打卡民宿「海納捷」(當地話意思:有空來坐坐)。發展至2025年2月,博後村共有民宿74家,客房2000多間,一舉成爲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已成爲三亞旅遊的一張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