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一直下到何時?吳聖宇揭「此時」才恢復典型夏季型天氣
臺灣最近受低壓帶影響,天氣不穩定,容易下雨。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雨一直下,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臺灣要逐漸恢復比較典型夏季型天氣,各種預報認爲可能要等到8月上旬纔有機會。應該會有至少2周都受季風低壓槽影響,天氣並不好。
吳聖宇指出,昨晚到今天,臺灣東南方有個不成形低壓通過臺灣附近,雖然不成形,有機會讓雨勢再度增多。東半部雨勢明顯,西半部午後要留意熱對流雷雨發展較旺盛,天氣很不穩定。
吳聖宇表示,週二到週三臺灣東南方有另一個低壓系統發展,隨季風低壓槽東伸、北擡而逐漸往北發展,慢慢往臺灣以東、琉球以南海域移動,不排除發展爲熱帶性低氣壓甚至颱風。週二到週三還在它的外圍,風向偏東,東半部持續有短暫陣雨或雷雨,西半部午後容易有熱對流雷雨,因在低壓帶範圍中,對流發展旺盛,恐有局部較大雨勢。
到了週四、週五,吳聖宇說,這個低氣壓(或熱帶低壓、颱風)比較靠近臺灣以東,有些預報很接近臺灣北部、東部陸地,也有預報比較遠,目前還無法確定影響程度,但整體天氣變得更差,各地容易降雨,並且有局部較大雨勢,如果系統越強、越近,影響越大,值得密切觀察後續預報變化。
吳聖宇表示,週末(26-27日)低氣壓(或熱帶低壓、颱風)逐漸往北繼續發展,有機會逐漸離開臺灣附近,不過整個季風低壓槽仍從南海北部經過大陸華南、臺灣一直延伸到日本南方海面,臺灣還是在季風槽內,天氣仍然不穩定,容易降雨可能持續。
吳聖宇說,預估28日之後一直到8月初,季風低壓槽持續向北調整,臺灣有可能會進入季風低壓槽南側的西南季風影響範圍,轉變爲中南部迎風面容易降雨,其他地方有較旺盛午後雷雨的西南風天氣型態。
吳聖宇表示,希望季風槽北擡之後,太平洋高壓能夠重新西伸,臺灣逐漸恢復比較典型夏季型天氣,各種預報都認爲這可能要等到8月上旬纔有機會。應該會有至少2周都受到季風低壓槽影響,天氣並不好,還要注意當中是否有低氣壓(或是熱帶低壓、颱風)發展起來影響臺灣。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
▪️熱帶擾動發展中 最新路徑、對臺影響預測出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