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找財源 開設旅館超搶手

圖爲捷絲旅Just Sleep「臺大尊賢館」。(本報資料照片)

少子化衝擊,大專院校學生數銳減,加上近年電價上漲、師資調薪等因素,導致學校財務負擔沉重,不少學校選擇把校園閒置空間,委外廠商經營旅館,因位處地段好,且價格較親民受到民衆喜愛,校園委外經營旅館成爲新趨勢。

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分析,今年國內住房率比去年略增加至47至48%,已經接近疫情前住房率約50%,即使國際旅客來得不多,但國人出遊意願高,尤其是都會區、觀光熱區,平均住房率高,顯見旅館業還是有需求。

黃正聰表示,飯店業搶着跟學校合作,一方面是看準國內旅遊市場,另一方面也鎖定學校國際研討會,加上校園周邊生活機能佳,旅客選擇住房意願較高,自然住房率不會太差,這也是業者願意投入學校場域經營的原因。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面對少子化,很多學校要自行找財源,把部分學校校舍活化使用,委外經營可以創造雙贏,校方解決空間閒置及人力維護問題,還能替學校創造收入,因此不少學校願意跟廠商合作,提供場地開設校園旅館。

教育部列管所屬機關及學校附設會館共計21案,目前已有4案完成旅館業,臺北教師會館則轉型爲社宅,目前仍有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等6案正在申辦旅館登記;另有10案不申請自行管理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