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痛斥羅廷瑋 臺中里長曝往事:什麼老師會糟蹋曾經的驕傲

▲國民黨立委羅廷瑋。(圖/記者屠惠剛攝)

政治中心/臺中報導

大罷免如火如荼,日前國立勤益科大資管系老師吳政峰投書媒體,痛罵昔日學生、國民黨立委羅廷瑋「當學生對課業不認真;當立委迷戀權力」,呼籲離開立法院。對此,臺中市現任里長林政蒼透露羅廷瑋與吳姓老師的往事,他質疑,什麼樣的老師,會這樣糟蹋自己曾經的驕傲?換不到利益就毀人,發文後的價值,是不是也是今天的答案呢?林政蒼表示,趁這時間跟大家聊聊最近發生在他們選區的政治氛圍,還有關於立委羅廷瑋身上潑髒水的事情,他等子彈飛了幾天,纔來跟各位分享,如果大家存在一點藍綠立場,或罷不罷免的角度來看本文,勸大家先行離開,以免揭穿人性,讓各位下不了臺。

林政蒼表示,首先,大家先了解當時的人事時地,這位大學老師所揭露的情事,是在勤益科技大學夜間補校所發生的故事,羅廷瑋當時還不是里長,是白天工作、晚上利用時間完成學業的一個學生,唸到一半想就準備要服務更多人,而去選里長的夜校學生。

林政蒼說,而大家都知道,能在補校授課的教職,都是有時間在晚上上課的人才會去任職,也就是隻要略有專業領域的碩博士畢業,要求的鐘點費不高,就可以被夜間進修學校聘任爲兼課老師。

談到羅廷瑋,林政蒼指出,羅廷瑋是一個讀書不太靈光,但非常聰明的賣面小孩,積極向上想完成學業,爲了艱困選情從早忙到晚,還得花半小時從南區騎車到太平山邊的國立大學就讀。每天雖然很累,但還是不想缺席,是個會想去上課的孩子,同學都是跟羅廷瑋一樣白天工作的學生,到了晚上難免會打瞌睡。

林政蒼再指,從夜校時期開始憑着自己努力,一路過關斬將像坐直升機般地當上里長、兩屆最高票當選議員,最後還能拿下綠油油十幾年的地盤當上立委,如此破全國有史以來政治人物最快的紀錄,各位覺不覺得這個孩子的歷程有別於政治家族世襲的故事,而且顯得相當勵志?

接着,林政蒼提到,再來周知現在情況,大學的吳老師雖然一開始不看好羅廷瑋,可能上課內容枯燥,讓學生難免打瞌睡,不過當羅廷瑋當選里長後,吳老師就開始一路以來的支持。臉書盡是鼓勵羅廷瑋繼續爲政治生涯挑戰的話語,還引以爲傲的分享給大家說「羅廷瑋就是他教出來的優秀學生」,甚至把故事寫進著作,當作青年的代表!

林政蒼說,從羅廷偉剛當上里長就邀請返校演講青年成功的案例。當上議員後,只要老師一有邀請,更是不敢缺席的參加講座擔任主講人三、四次,甚至還親自去參加婚禮,吳老師臉書發文不斷說着要向羅廷瑋學習,更大聲說出以他爲榮的加油語句,更帶孩子去參加羅廷瑋辦的親子活動。

林政蒼再說,或許老師有與立委產生嫌隙誤解,甚至於想說到公共媒體對某政團宣示,看看有無好的工作發展,不然真的沒辦法理解,爲何在二階罷免開始連署時,刊登社論來羞辱甚至親自見證過婚禮的昔日愛徒。

「前情提要較長,以下是個人觀點」,林政蒼直言,當一個老師會以具名的方式,寫文章來拖昔日學生、曾經的戰友下水?更被公開刊登上報紙社論,與各媒體評論引用?刊登後造成轟動,最後卻謝絕各大媒題採訪?什麼樣的老師,會這樣糟蹋自己曾經的驕傲?

林政蒼表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當老師的,就是要發揚學生的優點,並且糾正他們各自缺點的人。這個自己相信一路以來,吳老師都做到了,不但幫忙指導修改文宣,還提出過想跟羅廷瑋一起爲鄉親服務。

林政蒼質疑,以老師的學經歷絕對能勝任議員顧問或助理工作,近來是否懷才不遇又到中年危機,且看胸無點墨的羅廷瑋學生,如今飛黃騰達很吃味?最後更沒有從中獲得好處,利益衝突下就選擇具名投書,讓一個老師忘記曾經是一名老師?

林政蒼認爲,「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明顯錯就錯在老師根本不懂糾正的時機,也不想給學生任何改進的機會,不但有「落井下石」的手段,還有「上樹拔梯」引誘人上前而斷絕退路之感。

林政蒼說,當一個老師會以具名的方式,寫文章來拖昔日學生、曾經的戰友下水?更被公開刊登上報紙社論,與各媒體評論引用?刊登後造成轟動,最後卻謝絕各大媒題採訪?原來這般射後不理,不如歸去從此一刀兩斷老死不相往來?這幾天大家都看到了,也看到真的紅了!

林政蒼再說,良師典範的教育形式也可以勉勵的勸說,相較於信義國小唐益國老師,臉書一封公開信強調羅廷瑋的成就已遠超過當年的想像,並陳述「真正的老師,只會祝福學生去實現學生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想借由一層關係去控制學生。」自己想,後面這個話就是說給吳政峰老師聽的。

一道簡單的心理學題目,爲了什麼利益要這麼做?林政蒼認爲,人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圖,不管在甚麼情況下,利益都在左右着人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質就是價值互換,而今換不到利益就毀了他,發文後的價值,是不是也是今天的答案呢?自己相信如果大家是羅廷瑋的老師,也不會具名投書社論,即使羅廷瑋做的怎麼爛也不會公開毀了他。

最後,林政蒼強調,自己目前除了擔任里長,也擔任學校社團的重要幹部,這幾天也問過很多大學研究所的老師,問他們會不會這樣子做?他們異口同聲的說「絕對不會!」還紛紛譴責此一行爲,還開玩笑的說「都是學生罵老師的,怎會有老師罵學生的新聞呢?」都瞎猜是否爲了出名?否則還特別具名?是否收了好處,讓敵人知道他可以重用?而今公開底細,雖然吳本人拒訪,卻也說明了一切!

▼良師典範的教育形式也可以勉勵的勸說。(圖/記者林世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