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費助力滬指站上3400點,大漲之後市場怎麼走?

滬指站上3400點,三大指數齊漲,A股的強勢表現點燃了市場熱情。

上週五(3月14日),滬指報收3419.56點,創年內新高,收漲1.81%,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了2.26%和2.8%。當天,兩市成交額累計1.79萬億。盤面上,大金融、大消費走強,嬰童、乳業、白酒等板塊漲幅居前,新華保險、信達證券等個股漲停。

哪些因素刺激了A股大漲?綜合來看,分析認爲,市場上漲是多重因素影響所致,包括兩會推出各項利好政策,央行近期釋放“擇機降準降息”信號,政策層面密集催化帶動內需消費板塊有所表現等。

從板塊來看,以AI爲代表的科技主線持續調整,大消費板塊則開啓升勢。第一財經據Wind梳理,上週(3月10日至14日),美容護理板塊周漲幅達8.18%,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的周漲幅也排在前列。而電子、計算機當週出現下跌,其中計算機板塊跌幅達1.36%。

“消費政策出現了邊際發力的情況。消費在2025年有望成爲AI+之外的第二主線。”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認爲。

與此同時,業內認爲,從日曆效應來看,A股存在明顯的“財報效應”,業績增速對股價的影響要明顯高於其他月份,而3月下旬是重要過渡期,建議關注即將到來的年報及一季報。

“高切低”延續,大消費板塊吸睛

3月14日,A股市場全線上漲,大消費、大金融板塊領漲。截至當日收盤,A股公司總市值達99.0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拉長時間來看,上週(3月10日至14日),A股先抑後揚,市場呈現震盪上行態勢,三大指數當週均錄得漲幅。其中,滬指周累計漲幅1.39%,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則分別上漲了1.24%和0.97%。

哪些因素刺激了A股大漲?

消息面上,3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並指出,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同日,呼和浩特市衛健委發佈了當地生育補貼實施細則。

張夏認爲,上週,A股市場整體表現較好,主要原因有:大消費板塊表現強勁,兩會政策提到“大力提振消費”,消費者信心增強;央行降準降息預期;花旗上調中國股市評級至增持,下調美股至中性;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週五(3月14日)港股科技修復走強。

“周初,受週末公佈的CPI偏弱影響,市場情緒較爲低迷。隨着兩會順利閉幕,外圍市場波動,A股交投情緒保持火熱。”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萬凱航表示。

板塊方面,大消費表現搶眼,而科技板塊有所退潮。

Wind統計顯示,3月10日至14日,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美容護理板塊周漲幅達8.18%,排在首位。緊隨其後的是食品飲料、煤炭板塊,周漲幅分別爲6.19%、4.84%。此外,紡織服飾、有色金屬、非銀服務等板塊漲幅也排在前列。而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當週出現下跌,其中計算機行業跌幅達1.36%。

據萬凱航觀察,上週,市場震盪修復並出現風格切換,消費板塊表現更優,原因是科技成長處於相對高位,資金分歧開始加大,資金出現較爲明顯的高低切換和政策落地博弈特徵。

中信證券首席A股策略師裘翔認爲,短期內,A股的主導力量仍是“高切低”的資金流動。

“在活躍資金流動的主導下,本週(3月10日至14日)A股出現了明顯的‘高切低’。”他說,超額下跌的“高位”方向基本是以TMT、機械、汽車等爲代表的主題板塊,而漲幅較大的前期“低位”板塊除煤炭外主要是食品飲料、商貿零售、紡織服裝、農林牧漁、輕工製造等大消費板塊。

裘翔認爲,這也延續了今年2月下旬以來的切換特徵。“高切低”過程中,相較以銀行、電力及公用事業行業爲代表的紅利板塊,順週期品種更能獲得資金的青睞。

大漲之後市場將怎麼走?

哪些因素在推動市場風格和資金的切換?

萬凱航認爲,市場風格向內需切換,是受到政策預期的推動。

他說,近期,市場關於內需消費政策的預期逐漸發酵。消息面上,一是,呼和浩特落實有關意見,將發放育兒補貼;二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等;三是國新辦將於下週一(3月1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情況,促消費穩內需預期進一步發酵。

資金面上,他提到,目前股市整體交投情緒偏熱,處於高位的科技板塊出現較明顯分歧,資金仍在積極尋找處於低位且存在驅動性的投資機會。

那麼,大漲之後,A股接下來會怎麼走?

多方觀點認爲,新增政策的落地對股市的影響將有所增加。

國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師方奕表示,兩會後市場步入政策效果驗證期,近期經濟數據有所反覆,2月社融信貸結構偏弱、價格通脹仍待改善。

“隨着兩會閉幕,在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政策配合和‘能早則早’的背景下,預計後續政策落地將有所加快,新增政策落地對股市的影響會有所增加。”萬凱航說。

對於消費板塊的後市表現,機構表示看好。

星石投資認爲,考慮到今年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較大,發展內需依舊是政策穩經濟的重要抓手,預計消費等內需領域的政策催化會逐漸增加。

招商證券認爲,消費在2025年有望成爲AI+之外的第二主線,原因包括,1-2月出口增速明顯下滑,2025年出口預期承壓,提振消費的重要性提升,同時2025年政府預算廣義財政支出增速明顯提升,有望提升消費增速。

與此同時,3月下旬將至,業內認爲,市場在年報季將回歸業績驅動。

裘翔分析稱,隨着年報季臨近,預計市場對資金接力驅動的純主題板塊熱度會降溫,當前盈利改善尚未被市場充分認知的核心資產會迎來更好的機會。

此外,科技股仍是機構關注的重點。部分外資機構提到,DeepSeek掀起科技股熱潮的背景下,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對中國股票的投資和增長潛力。

“兩會之後,中國股票的市場情緒進一步提升。”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說,DeepSeek的亮相,以及兩會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重視,推動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股票的增長潛力,以及投資者對此是否有足夠的投資。

他認爲, 隨着中國聚焦於促進消費,人工智能及科技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對中國股票的重新評級可能會繼續,這可能爲投資者提供增加中國股票敞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