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大禧「地方第二個過年」週末登場 轉型低碳全新慶典
「大溪大禧」廟慶活動關聖帝君誕辰是重頭戲。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政府整合文化、環境治理,明天登場的「大溪大禧2025」,將攜手民間團體與社區,深化節慶與信仰的永續轉型,以「香火延續、祝福接力」爲主軸,讓宮廟遶境活動,也能結合低碳、減噪、資源循環與全民參與等策略。
環保局表示,「大溪大禧」是大溪地區歷史悠久的重要信仰慶典,活動圍繞農曆6月24關聖帝君聖誕,包括遶境、藝陣、展覽、街區導覽意義深遠,地方上視爲「第二個過年」。今年市府特別以節慶活動爲平臺,導入環保元素,打造兼顧文化傳承與低碳生活的全新典範。
環保局指出,今年活動由文化局統籌規畫,並聯合環保局、民政局、消防局等單位共同參與,形塑跨局處合作的環境治理模式。民政局負責協調普濟堂、社頭組織及遶境動線、儀式執行;警消強化人潮管理、煙火監督與安全演練,環保局從減碳、降噪、結合宮廟加強環境清潔,設置智慧垃圾桶以及源頭減量等面向切入,全面整合節慶期間的環境管理工作,讓民衆在參與熱鬧活動的同時,也能實踐永續生活。
桃園市政府嘗試將「大溪大禧」轉型,兼具文化底蘊與環保價值的城市示範場域,展現傳統節慶如何成爲永續發展的實踐平臺。市府也將依據「桃園市低碳活動指引Plus」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逐步建立一套可評估、可複製的慶典指引,爲未來其他地方節慶轉型提供參考,未來將持續深化傳統慶典與永續治理的結合,推動更多全民共行的綠色城市生活。
環保局借「大溪大禧」推動廟慶低碳新典範。圖/環保局提供
「大溪大禧」廟慶活動有地方第二個過年封號,週末明登場。圖/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