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自然公園整修後重啓!新橋、步道亮相 陽管處籲:雨停再來
▲陽明山的大屯自然公園已於10月16日重新開放。(圖/陽管處提供)
記者彭懷玉/臺北報導
位於陽明山區的大屯自然公園,因木棧道、平臺等設施老舊腐朽、結構受損,於今年2月封閉施工,陽管處表示,完工後已於10月16日重新開放,但因陽明山仍持續有陣雨,呼籲民衆待雨停之後再出發。
▲大屯自然公園內的木棧道及平臺完成修繕。(圖/陽管處提供)
大屯自然公園面積約55公頃,林相蓊鬱、動植物生態豐富,向來是民衆登山健行、親近自然的首選之一,就有網友于日前造訪大屯自然公園時,分享重新裝修的橋,甚至意外收穫大屯山半山腰秋芒美景,重新亮相的面貌令人驚喜。
對此,陽管處對《ETtoday新聞雲》表示,由於園內木棧道使用多年,部分設施老舊腐朽、結構受損,影響遊客行走安全與使用便利性,故透過分期規劃與施工方式逐步更新園區設施,並納入無障礙動線與環境友善設計,同時兼顧生態保育與遊憩品質。
▲大屯自然公園面積約55公頃,林相蓊鬱、動植物生態豐富,向來是民衆登山健行、親近自然的首選之一。(圖/陽管處提供)
陽管處說,第一期工程於114年2月9日開工,並在9月23日完工,10月16日正式開放啓用。本次改善內容包含木棧道及平臺修繕、無障礙動線規劃、扶手及護欄更新等,讓遊客能安心漫步於生態環境,享受順暢的步道體驗。
▲大屯自然公園預計於115年持續推動第2期及第3期之規劃設計與施工,並於116年6月底前全面完工。(圖/陽管處提供)
爲延續整體改善效益,陽管處預計於115年持續推動第2期及第3期之規劃設計與施工,並於116年6月底前全面完工。屆時,大屯自然公園將以更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安全舒適的步道環境,提供一處結合生態教育與自然休憩的自然公園空間。
由於低壓帶、東北季風、南邊風場和地形效應等影響,陽明山降雨量顯著。對此,陽管處說,目前陽明山上雨一陣一陣襲來,小油坑的風雨較強勁,爲了安全起見,建議民衆暫時不要上山,且行前可透過即時影像,得知目前山上各區的天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