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字/高雄招商火熱 今年衝千億

高雄市成功引進臺積電,將高雄從重工業城翻轉爲科技城,目前更在全國招商引資表現中大放異彩。記者朱曼寧/攝影

高雄市成功引進臺積電(2330),將高雄從重工業城翻轉爲科技城,目前更在全國招商引資表現中大放異彩,去(2024)年不僅以財政部認可的493億元金額榮登「全國招商王」;今年上半年成果則逾520億元,全年預計總金額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創下歷年新高。

高雄副市長林欽榮指出,高雄正全力推動都市治理、交通建設、智慧城市、產業轉型與永續環保等各項政策,併成功吸引臺積電等全球半導體龍頭進駐設廠,帶動整體供應鏈與科研機構的羣聚效應。

這套「以產業帶動都市升級」的策略,正逐步改變高雄長期以來的產業結構與就業型態。

根據財政部公佈的2024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招商成果,高雄市共成功推動17件招商案,其中十案已完成簽約,經財政部正式認列的民間投資金額達493億元,居全臺之首。

此外,包括「高雄捷運橘線O10站聯合開發案」等七案,預計今年上半年簽約,民間投資金額估計達528億元,全年總招商金額高達1,021億元。

這些成果不僅反映高雄市在招商策略與政策引導上的成熟與效率,也象徵南臺灣在國內外企業眼中日益提升的投資吸引力。

其中主要招商亮點包括,「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公辦都更案」,該案位於高鐵左營站西側,透過公辦都市更新方式,引入民間資金辦理開發,投資金額居全國最高,將左營高鐵站區打造成北高雄新門戶。

全案總開發量體達8萬坪,預計引進半導體及科技相關產業鏈進駐,提供現代化辦公環境與住宅空間,不僅有助吸引創新人才落腳北高雄,更將推動區域整體升級,成爲帶動城市北進的重要引擎。

此外,在南高雄亞洲新灣區已然成爲最受矚目的投資熱點之一。該區域不僅吸引鴻海、信驊科技、宏達電等科技大廠投資設點,也陸續進行智慧港口、5G應用、AI發展與綠色能源的佈局。

亞灣區的迅速發展,不僅改善了當地的房市與交通,也象徵着高雄市朝向高附加價值科技產業轉型的決心。透過政府政策的引導與企業積極參與,亞灣區正逐步建構高雄未來的科技與經濟核心。

高雄市政府的招商佈局不僅侷限於單一區域或產業,另有包括「AI智能高效焚化爐BOT案」等三項促參計劃,預估投資金額近200億元,此外仍有17件規劃中案件預計陸續公告招商,潛在投資金額逾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