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操刀 中醫大美術館動土
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3日動土,由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左二)、教育部長鄭英耀(左一)、臺中市長盧秀燕(右一)及建築師代表David Nam(右二)共同出席交付儀式,攜手見證Frank Gehry東亞唯一鉅作正式啓動,爲臺灣建築史寫下嶄新一頁。圖/中醫大提供
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歷經10年籌備,3日舉行動土典禮,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美國建築大師Frank Gehry親自設計,爲其在東亞唯一鉅作,堪稱臺灣建築與藝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總統賴清德透過預錄影片致意,讚揚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長期深耕教育與醫療,並肯定此次透過興建美術館,將臺灣推向國際藝文舞臺,展現臺灣文化軟實力。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表示,全球頂尖大學如哈佛、史丹佛、牛津與劍橋皆設有世界級美術館,以藝術薰陶學術氛圍、提升教育層次。未來「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將攜手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串聯國際一流美術館資源,打造融合教育與藝術的創新平臺,讓臺灣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
教育部長鄭英耀致詞指出,中醫大以實際行動實踐美感教育,爲學子營造具創意與文化深度的學習環境,展現對教育未來的前瞻思維;臺中市長盧秀燕則表示,能邀請Frank Gehry在建築生涯顛峰時期,爲臺中設計代表作,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相信未來美術館將成爲臺中文化與觀光新亮點;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院士亦出席典禮,肯定中醫大團隊不僅在醫學領域成就卓越,更以文化實踐提升社會價值。
蔡長海表示,早在2014年,他即邀請全球知名建築公司SOM規劃水湳校區,並於2015年親自邀請Frank Gehry設計美術館。Gehry過去僅接受極少數邀請,他對臺灣這項計劃給予高度重視,歷經10年籌備與無數次會議,爲臺灣量身打造「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Frank Gehry以解構主義著稱,強調建築的藝術性與流動感,被譽爲「建築界的畢卡索」。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延續此風格,以摺疊金屬與起伏不鏽鋼打造,如水彩畫般變幻的外觀將成爲城市新亮點。Gehry團隊建築師David Nam也親臨動土典禮現場,感謝中醫大傾力支持讓大師作品在臺灣落地。
蔡長海則期盼,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完工後,將成爲臺灣文化地景的重要新頁,這座由Frank Gehry親手操刀、融合藝術與自然語彙的建築,將讓臺灣在世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