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接招!新北市青年局揪NPO出題「聚焦5大永續議題」344位學生花3個月熱情提案
▲2025 Social Designer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3/29(六)於新北市圖書館演藝廳舉辦開幕儀式。(圖/記者李毓康攝,下同)
記者萬玟伶/新北報導
面對不斷轉變的社會議題,一羣對世界懷抱理想並渴望行動的青年正悄悄成形!爲了鼓勵更多青年以創意與專業參與公共事務、實踐永續理念,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再次啓動「2025 Social Designer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邀請全臺青年一同投入SDGs實踐,爲推動永續社會注入嶄新的行動力。
▲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特別出席爲青年學子打氣,期許大家在接下來3個月賽程,能夠深入瞭解全球重要的SDGs議題,爲本屆關注的5大永續議題提出實質解方。
2025 Social Designer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鼓勵青年「看見問題,勇於行動」!長年以來,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積極關注青少年的成長與公共參與議題,致力打造讓青年有機會、有舞臺發聲與實踐的環境。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邱兆梅局長表示,「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已邁入第4年,每一年的議題都緊扣青年所處的現實環境,今年5大主題包括——教育平權、性別平等、惜食、高齡議題與環境永續。
「我們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長者的尊嚴、數位落差與社會參與等議題,愈來愈迫切。希望透過像『老玩客』這樣的NPO組織,帶領同學思考如何讓高齡者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意義。」不僅限於高齡議題,包括「爲臺灣而教TFT」倡議的教育平等、「法律白話文運動」關注的性別歧視、「易福eFOOOD」關心的惜食與資源分配,以及「原點社會企業(奉茶行動APP)」的環保倡議,都指向一個核心價值,「青年應從關心個人,進一步關注衆人之事,甚至關心環境永續。」
這場SDGs提案競賽,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個讓永續社會願景化爲真實行動的平臺,對於報名的青年學子來說也是一堂深度的社會參與課!今年比賽除了邀請各地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學生組隊挑戰,也與5家非營利組織(NPO)及社會企業攜手規劃賽程與問題討論,期待參與的學生團隊,以令「大人們」意想不到的創意與行動力,共同規劃「更理想的未來」。
▲2025 Social Designer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特別邀請5家非營利組織(NPO)代表爲此次競賽出題,由右至左爲新北市圖書館長吳佳珊、「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徐書磊、「爲臺灣而教TFT」專案經理王亦涵、「原點社會企業(奉茶行動App)」創辦人黃𬀩程、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易福eFOOOD社會創新企業」創辦人鍾馥如、「老玩客」執行長廖健妤、學習家創辦人羊正鈺及於亦知。
強化實作與回饋機制讓青年的社會參與不再只停留在賽程「每一年的比賽,我們都看到許多同學的投入與成長,新北市青年局也期待每年都能投入更多的資源,更加倍地協助大家。」邱兆梅局長微笑表示,「雖然這是一個長達3個月的賽程,但來到這裡不是要比個你死我活,我們更強調的是能不能學到『跨界合作』、『關心社會』進一步『實作實踐』。」
邱兆梅局長強調,今年比賽特別加強實作與培力機制,包括提供5,000元實作津貼,鼓勵複賽團隊在賽程中,有資源能爲提案建立最小可行模型,並進行落地測試。此外也將安排議題組織一對一輔導,讓青年在設計過程中掌握真實社會需求。同步也增加規劃6場講座及5場實作工作坊,幫助學生們提升設計與企劃的能力。「紙上談兵與實地落實,是完全不同的2種學習,新北市青年局希望透過實作機會,幫助學生在未來求學或職涯上更有準備!」
青年政策的實踐場讓好提案進入真實社會「我們是民主社會,青年有意見,政府就該聽見。」邱兆梅局長指出,挑戰賽的最大價值,就是讓青年以實際行動參與公共事務。她提到,過去在另一個「飛鳶杯」的比賽中,新北市農業局徵集提案希望提升「黑成米」(成年黑色米克斯犬)的領養率,獲得許多優秀提案與迴響,比賽結束後,農業局整合其中4組提案並實際落地,且提案至今仍在執行中,的確也幫不少「黑成米」找到溫暖的家。青年在挑戰賽所提的解方落實在真實政策有前例可循、也絕對是有可能的!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期待透過挑戰賽的模式,拉近青年學生與社會的距離,也讓政府單位、NPO組織有機會爲青年搭建落實想法的平臺。
拉近議題與青年的距離理解真實,才能行動有力!然而,邱兆梅局長也認爲,許多青年雖對社會議題有概念,但未必有深入接觸第一線的經驗。「這場挑戰賽安排講座、工作坊與議題培力,就是希望透過與NPO組織的接觸,讓同學更瞭解這些問題的『真實樣貌』與『落實困境』。」
她表示,挑戰賽對學生來說,不僅是一場教育學習,對政府單位來說,正好也可以結合NPO將資源整合,成爲協助青年瞭解現實、建立觀點、設計解方的最佳平臺。
5大NPO出題單位齊聚 引導青年從在地出發,設計創新行動解方!「很多人以爲,社會議題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它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今年聚焦的五大議題其實每一項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爲臺灣而教TFT」專案經理王亦涵表示,教育應從孩子們的需求出發,她期待參與競賽的學生能結合自身專長,如科技、藝術等,發展具創意與行動力的教育提案,同時發現原住民、新住民或偏鄉學童現正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她指出,教育現場充滿變數,教師常需獨力面對制度甚至學生的家庭問題,TFT希望成爲熱血老師的堅強後盾,陪伴他們在第一線實踐教育理想,真正迴應每一位孩子的需要。
▲「爲臺灣而教TFT」專案經理王亦涵。
長期關注性別議題的「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徐書磊,則在參與許多校園講座的過程中發現,隨着臺灣性平觀念愈趨成熟,「現在的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真的不會感受到明確的性別歧視,但隨之而來的挑戰反而是『沒有女權的世界真好』或『麥當勞事件』這樣的議題出現。」他以臺灣地方農漁會幹部選舉爲例,實際從業者的女性其實佔6成,是產業的主要勞動力,但幹部組成超過9成比例都是男性,長年皆由男性壟斷決策與補助等資源,顯示不平等仍在。他期望透過競賽與學生互動,引導大家重新辨識那些「被視爲理所當然」的性別不平等現象。
▲「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徐書磊。
「易福eFOOOD社會創新企業」創辦人鍾馥如表示,惜食議題推動至今仍面臨2大困境,一爲食品安全疑慮,二爲物流系統的限制。她指出,熟食如營養午餐在運送過程中如果沒有控溫機制,就會大大影響細菌滋生率,這個物流限制的問題是阻礙捐贈落實的關鍵。本屆競賽希望聚焦於大型食物浪費情境,例如餐廳剩食、食品工廠損耗等,期待學生提出創新解法。
▲「易福eFOOOD社會創新企業」創辦人鍾馥如。
「老玩客」執行長廖健妤表示,高齡與長照議題對青年學生來說的確較陌生,關注度相對也低,此次希望透過「共融」、「初老」、「樂齡旅遊」等貼近生活的主題切入,激發學生參與意願。她也強調,現在的「高齡」不再等同於「被照顧對象」,而是可以「活出自我價值」的階段,她鼓勵學生從創意與設計角度重新想像高齡生活,賦予議題更多活力與可能性。
▲「老玩客」執行長廖健妤。
「原點社會企業(奉茶行動APP)」創辦人黃𬀩程認爲,推動日常永續的關鍵在於,「讓重要的事變得簡單,而且能持續做下去!」他舉例,像奉茶行動APP就是希望透過創意與趣味,讓「找水」這樣的平凡行爲有了新的意義,同時也拉近人與環境的連結。他鼓勵青年從生活小需求出發,運用自身觀察與創意,設計出真正能在日常中落地、且被延續的永續行動,並強調這樣的意識啓動,正是實踐環境責任的第一步!
▲「原點社會企業(奉茶行動APP)」創辦人黃𬀩程。
(本文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