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鐵路一季度淨利潤下滑超15% 預計全年營收有望實現正增長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道
4月29日,大秦鐵路發佈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601006.SH ,以下簡稱“大秦鐵路”)實現營業收入178.01億元,同比下降2.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5.63億元,同比下降15.76%,業績下滑幅度較2024年有所收窄。
同日發佈的大秦鐵路2024年財報顯示,2024年,大秦鐵路實現營業收入746.27億元,同比下降7.89%,扣非淨利潤90.36億元,同比下降24.44%。
大秦鐵路方面表示,核心經營資產大秦線的運量進入平穩運行期,公司內生增長的動能有所減弱;可轉債轉股攤薄每股收益,安全、折舊、人工等剛性支出持續增長,對公司資本運營能力、經營創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煤炭供需格局持續寬鬆
當前,鐵路貨運是大秦鐵路主要營業收入來源,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貨運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72.88%。2024年,大秦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70622萬噸,同比下降2.7%;完成換算週轉量3685億噸公里,同比下降6.3%。核心經營資產大秦線完成貨運量39215萬噸,同比下降7.1%。
煤炭是大秦鐵路運輸的主要貨品,2024年煤炭發送量佔公司貨物發送總量的83.4%,煤炭市場供需狀況與公司業務經營相關度較高。2024年,公司煤炭運輸量58907萬噸,同比下降5.1%。
對於公司煤炭發送量下降情況,大秦鐵路方面分析稱,上游貨源受限。受“三超一隱”整治、環保安監加碼等因素影響,公司主要貨源地山西省煤炭出現減產,管內優質貨源階段性短缺現象時有發生,對完成貨運任務形成抑制。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山西省原煤產量爲12.7億噸,較上年減產1.1億噸。
此外,公司還要面臨進口煤炭衝擊。2024年進口煤炭延續高位增長態勢,全年煤炭進口量5.4億噸,增幅14.4%。大秦鐵路方面表示,進口煤炭多由海運直達港口,對大秦線鐵水聯運煤炭需求形成替代。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2024年,國內清潔能源發電對火力發電替代效應進一步增強,尤其是4—8月份的豐水期間,水電對火電市場擠壓明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需求。總體看,煤炭供需形勢較爲寬鬆,煤炭價格重心有所下移。
2024年國內動力煤從年初900元/噸以上的價格,在震盪中持續走低,至年末消費旺季期間跌破800元/噸。進入2025年,煤價仍呈持續下行趨勢,在今年3月初已跌破700元/噸。
截至4月29日,CCTD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爲658元/噸,同比下跌174元/噸,跌幅達20.91%。
對於煤價持續走低的原因,卓創資訊煤炭分析師趙麗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國內煤炭供需格局持續寬鬆,是當前國內煤價重心不斷下移的根本原因,目前國內煤價已創近五年新低。
那麼,2025年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寬鬆格局是否有改善,趙麗預計難有明顯修復,全年煤價仍會繼續承壓。
“但由於當前市場煤價格已明顯低於長協煤價格,且低於進口煤價格,性價比優勢比較明顯,且下半年迎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煤旺季,需求端支撐也有望增強,煤價繼續下行空間有限,且不排除在用煤高峰季期間存在階段性反彈行情。”趙麗表示。
2025年保量保收保利挑戰較大
由於今年煤炭市場持續低迷,衆多對煤炭市場依賴較高的企業業績承壓。
近日,多家煤炭企業披露一季報,其中,在22家已披露業績的煤炭企業裡,有19家公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出現下滑。如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1088.SH)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95.85億元,同比下降21.1%,歸母淨利潤同比降約18%至119.49億元。
對於這些煤炭業務依賴型企業業績下滑原因,趙麗表示,一方面是受一季度國內煤價重心明顯下移影響,另一方面,由於各環節煤炭庫存量比較充足,煤炭銷售遇阻,銷售量下滑較多,量、價兩方面均受壓制,導致企業盈利情況不佳。
那麼,2025年的經營形勢又如何?大秦鐵路方面表示,今年影響經營形勢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公司也將要面臨諸多挑戰。
當前,全社會煤炭庫存偏高需要消納、煤價偏低運行影響發運積極性,疊加煤炭安監形勢趨嚴、進口煤持續衝擊、能源結構加快向綠色低碳轉型等影響,鐵路煤炭運輸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大秦鐵路方面認爲,公司煤炭貨源區域性不平衡、運量階段性不飽和等情況依然可能發生,公司煤炭運輸業務保量保收保利的挑戰較大。
對於2025年的目標,大秦鐵路方面表示,2025年預計旅客發送量4500萬人次;貨物發送量7.1億噸;換算週轉量3700億噸公里。其中,大秦線貨物運輸量4億噸。全年營業收入預算爲780億元。這意味着,2025年,大秦鐵路的營收和貨運量預期均將比2024年略有增長,增幅分別爲4.52%和0.54%。
(助理編輯:朱會珊 審覈:杜麗娟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