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場景實時渲染 虛擬製片降本增效

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虛擬場景拍攝中。 聶英好/供圖

證券時報記者 聶英好

人工智能(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重塑着影視產業的生產方式與商業模式,其中,虛擬製片、擴展現實等前沿技術備受矚目。

近日,杭州市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宣佈正式啓用。8月6日,證券時報記者來到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實地探訪,看見這座近1000平方米的交互型虛擬數字影棚內,巨大的LED弧幕上播放着車輛在隧道內疾馳的高清畫面,一瞬間又切換成浩瀚無垠的極夜星空。影棚採用了數字化影視技術的最新成果,讓真實世界與虛擬場景在這裡融合。

自研虛擬製片技術

如今,數字化製作解決方案已經成爲影視行業的基礎設施,影視行業正在從傳統線性製作轉向虛擬製片。

記者瞭解到,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集成LED、XR虛擬拍攝、超高清顯示、動捕和虛擬人等前沿技術,並擁有數十項自研專利,是杭州市最具規模的數字化影棚之一。該影棚採用遊戲引擎實時渲染和LED攝像機跟蹤技術,支持VP+XR雙系統快速切換,實現高仿真場景的實時呈現,讓演員在棚內即可完成複雜地理環境和超現實場景的拍攝,大幅提升製作效率。

“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影棚的核心技術,主要是基於實時3D渲染的虛擬製片技術,通過LED屏呈現動態背景,結合實時透視計算,創作一個超越現實、可實時拍攝並隨時修改的影視場景,讓攝影機看到接近VR的效果,實現‘後期前置’,也就是將傳統後期工作前置到實拍階段。”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負責人之一、杭州奇異莓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月祥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在原生虛幻引擎的基礎上,這項虛擬製片技術的核心技術路線、製作流程均爲其團隊自主研發。

俞月祥表示,這一虛擬製片技術通過算法優化,將服務器數量精簡至傳統主流技術的一半以內,有效地提升了現場實拍的穩定性,同時鏡頭和空間定位儀器可實現快速校準,現場也可實時修改場景。

優化影視製作成本與效率

“影視主流技術通常需要至少十多臺服務器完成虛擬場景拍攝,而在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採用的虛擬製片技術下,所需服務器數量降至一半以下,這將大幅縮減影視製作團隊的硬件投入成本、後續使用成本以及製作週期。”俞月祥告訴記者。

俞月祥透露,在採用虛擬製片技術的基礎上,影視項目製作成本可降低60%以上,製作週期也顯著縮短,傳統技術上需要兩週完成的項目,在採用虛擬技術後2—3天即可完成。

這樣的虛擬製片技術,對於雪山、大海、山洞、機場等現實中拍攝成本高或難實現的場景最爲適用。俞月祥表示,目前該技術成本與效率的雙重優勢已得到市場驗證,在影棚試運營階段,該影視基地已接待拍攝過內地某知名演員的廣告片攝製、中國博物館·珀萊雅中國資料片拍攝等項目;同時,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的影視劇項目也已簽約落地該基地。

放眼全球,這樣的技術突破恰逢其時。第三方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虛擬製片市場規模達27.9億美元,預計將以兩位數的增長率持續增長。其中,亞太地區成爲增長最快的市場。Netflix(網飛)、迪士尼等頭部流媒體平臺紛紛在全球加大了虛擬製片基礎設施的投資,以期待規模化的應用能夠降本提效。

推動錢塘區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在錢塘數字化影視基地的帶動下,杭州市錢塘區正快速形成一條從設備供應到內容輸出的完整影視產業鏈。目前,錢塘區以文化“軟實力”構築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全區規上文化企業達156家,今年一季度規上文化產業實現營收50.22億元,增速10.9%。

據瞭解,目前已有多家數字影視技術和內容創作公司與錢塘數字化影視基地達成合作,涵蓋影視製作、AI技術應用、IP開發等領域。國內相關設備供應企業、影視公司、後期製作公司、特效公司、調色公司等亦陸續被吸引落戶錢塘區。這些項目不僅帶來了前沿的數字影視技術和優質內容資源,更將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推動錢塘區構建完整的數字化影視產業鏈。

錢塘數字化影視基地負責人之一、杭州奇異莓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祥銘表示,數字化正在重構影視產業的未來,錢塘數字化影視基地打造的“創作—製作—傳播—變現”全產業鏈生態,將加速推動影視生產模式的變革。

鍾祥銘還表示,未來錢塘數字化影視基地計劃與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高校合作,將虛擬技術應用引入課程,培養兼具計算機基礎與藝術審美的跨界人才,同時讓學生有機會實地操作,解決高校從理論到實踐落地難的問題,推動數字化影視人才培養、數字化影視產業應用及推廣。

錢塘數字化影視基地啓動的“百名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引發行業關注。該計劃由浙江省政協錢塘青年之家委員會客廳與基地聯合推出,每個月爲青年導演免費開放數字化影棚及設備支持,助力其完成作品創作。據瞭解,此舉旨在破解青年創作者資源匱乏的困境,孵化新生代影視力量,推動更多創新作品誕生。

鍾祥銘坦言,錢塘區數字化影視基地的啓用,是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未來,錢塘數字化影視基地將以技術驅動爲核心,通過項目孵化、人才培育、資源整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影視產業集羣。

共研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隨着數字化處理、雲計算等技術在電影藝術創作領域內的廣泛運用,影視基地也將迎來數字化轉型的浪潮。這些技術將大幅度提升影視作品的藝術價值及其觀賞性,同時降低製作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預計2025年中國影視基地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