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家長調幼兒園監視器 教育局花百萬打馬「職員崩潰離職」
▲教育部表示,10月底前訂立資訊管理要點,爲調查教保員不當對待要調閱監視器提供相關規範。(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嘉義報導
教保人員不當對待兒童事件頻傳,往往得透過調閱監視器畫面協助調查。但北市教育局指出,目前調閱監視器畫面時,面臨法源未盡周全問題,包括家長申請調閱畫面時,地方政府得耗費大量成本進行去識別化,地方人力也不足,希望政府訂立專法。教育部今(10日)明確表示,將在10月底前訂立監視錄影設備資訊管理要點範本。
114年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天在嘉義進入第二天議程,在進行提案討論時,北市教育局指出,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衍生調查範圍擴大、地方政府人力不足、監視器調閱法源未盡周全等疑義,希望教育部能設立專法規範。
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說明,爲了調查相關事件,地方政府取得監視器畫面,卻發生家長拒絕包含其子女的影像資料遭調閱,像是之前有一個案,家長要求教育局提供幼兒園監視器畫面,但因爲畫面中還有其他學童,爲了去識別化,教育局花了100多萬元爲其他學童打馬賽克,衍生出相關成本。
此外,陳素慧也提到人力問題,2023年北市處理上述相關案件僅48件,去年增加到77件,今年到目前爲止已有48件,幾乎一週就有一件通報案,但僅有3個人力,因爲要一直看監視器,有的人僅任職一個月就離職。希望透過政府訂立專法,解決上述問題。
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指出,幼兒園要不要設置監視器,目前社會還沒有共識,所以現階段還是不宜立法強制。對於已有設置監視器的園所,衍生民衆調閱畫面的程序問題,教育部會在10月底前,研議「監視錄影設備設置及資訊管理利用要點範本」,希望各界提出建議。至於人力問題,國教署有補助地方政府進行違法事件調查,北市有補助3名人力,但沒有聘滿。
教育部長鄭英耀也表示,有關監視器的相關規範,國教署已經在蒐集資料, 10月底前會訂立資訊管理要點,提供地方政府參考運用,真正務實協助地方處理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