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灣BOT今年第3季完成招商 「鵬琉線」可望復航

▲隨着小琉球客運需求增加,近年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圖/記者周湘芸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小琉球爲不少民衆夏季戲水勝地,最高峰每日可達1萬2千人次登島。近年隨着國旅衰退,當地業者坦言,整體觀光人次明顯下降,連水域活動教練都出走,但國際觀光客卻有增加趨勢,其中包括德國、法國及韓國都很常見。交通部觀光署表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預計今年第3季完成招商,部分區域2年後營運,未來也考慮復航「鵬琉線」。

根據交通部航港局統計,2022年屏東港羣至小琉球載客量達256萬人次,2023年已達289萬人次,成長13%。隨着客運需求增加,近年又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目前共有16艘客船及3艘貨船運行,每週固定航班爲38艘次。

「小山看海藝文園區」執行長許博翰觀察,近年隨着國旅市場萎縮,加上物價成本高,民衆趨向國外旅遊,疫後旅客迴流速度慢,儘管國際旅客有增加趨勢,整體旅客量仍是下滑。此外,隨着市場下滑,不少水域活動教練都前往國外發展,當地基礎服務人員,如房務、餐廳都愈來愈難請人,即便有香港、馬來西亞等外籍人士來打工,多半也待不久。

▲▼「小山看海藝文園區」爲近年小琉球熱門景點。(圖/記者周湘芸攝)

許博翰表示,雖然小琉球當地的臺灣旅客已不如過去興盛,但近年發現許多歐美旅客喜歡到訪,他就曾遇過不少德國、法國及韓國旅客,甚至會到此重遊。他認爲,最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現在觀光署推出的臺灣好行,提供高鐵左營站到東港碼頭的接駁,單趟只要67元,相較過去包車每人要價200元,便宜又方便。

許博翰也說,去年0403花蓮地震後,有段時間轉移不少旅客到小琉球,但全年來看,旅客量仍較過去下滑8%至10%。隨着消費市場改變,旅客減少、請不到基礎服務人員,最終都可能導致惡性循環。

▲隨着小琉球客運需求增加,近年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圖/記者周湘芸攝)

觀光署指出,爲吸引不同客羣旅客到訪,停滯已久的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今年將啓動招商,未來將打造全臺唯一的濱海高爾夫球場及海景度假村。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此案預計第3季完成招商,並依時程陸續於2年、6年、10年後進入營運期。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遊一區」預計今年第3季完成招商作業,2年後進入部分區域營運期;「遊二區」已完成甄選作業,預計4月底啓動後續議約作業,第3季完成招商,6年後進入營運期;「遊三區」目前爲公開徵求其他民間申請人階段,預計第3季完成招商作業,10年後進入營運期。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說,恢復因疫情停航的「鵬琉線」是未來的目標,預計先將所在碼頭機能提升,讓遊客願意到這個碼頭,進而帶動鵬琉線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