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創高她喊「0050套牢」 網糾正:分割後其實是賺的
臺積創天價,引領檯股飛越25,000。聯合報系資料照
Dcard股票板出現一則引戰貼文,原PO自稱聽進網紅建議「ALL IN 0050、成本200多」,如今在券商軟體上「損益慘不忍睹」。貼文一出,留言幾乎一面倒指正:0050已完成一拆四,現價約55元等同分割前220元,「你買在200+換算其實是正報酬」,質疑原PO不是反串,就是把分割與成本還原搞混,更有人直言「還原日K已創新高,怎麼被套」。
臺股大盤屢屢創新高,也使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受惠。尤其是元大投信發行的0050跟0056規模分別破7千億元和5千億元大關,更一舉推升整個投信資產管理規模突破2.6兆元,更加鞏固本土ETF龍頭的地位。
臺灣ETF的開山之作--元大臺灣50(0050)年初經理費率下調,當時投資人熱烈迴響,如今0050規模破7000億,也成爲國內首檔規模跨入「七千億俱樂部」的ETF。對投資人而言,由於0050是國內第一家在費率上跨入7000億級距的ETF,因爲規模放大帶來的費率下修,將讓長期持有的投資人更能直接受惠。
針對該名網友聲稱「0050套牢中」的貼文,多數網友從觀念面補課:ETF分割僅調整股數與面額,不改總市值;查看績效應先把歷史成本「除以4」再比價;券商顯示若未還原常會誤導。也有人要求原PO截圖釐清,並提醒「別隻看紅綠、要看還原後走勢」,還有人當場算給她聽:近一年高點約206(分割前),換算現價仍在高檔,除非是分割後才以高價追買纔可能短套。
輿論也延伸至投資心態:有人勸「ALL IN是風險控管大忌,分批買才正常」、長期ETF應至少放5年;也有人批評盲從網紅,「被話術帶單不如理解產品」。少數留言則戲謔叫她去發PTT求安慰、或乾脆定存,嘲諷意味濃厚。
另有少數聲音拋出替代標的(如高股息或新基金)與情緒性謾罵,遭網友點名爲無關噪音;亦有理性派提醒,新手應學會「還原股價/股數、看指數成分、分辨券商介面數據」,避免把技術性錯誤誤認爲虧損。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