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拚40年…63歲男省吃儉用盼退休享福 妻一句話讓一切瞬間崩塌
夫妻間多年幾乎沒談過錢,A先生認爲自己努力賺錢、遵守節儉就盡責了。 圖/AI生成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現年63歲的A先生,任職於東京一間建材公司,從大學畢業後就沒換過工作,40年如一日地努力打拚。儘管年收入最高曾達700萬日圓(約新臺幣147萬元),但爲了家庭與老後生活,他每月僅靠3萬日圓(約新臺幣6,300元)零用金生活,自制飯糰、剪髮購衣也斤斤計較,長年堅守「工作我來扛,家由妻子來管」的傳統家庭分工模式。
然而,隨着年齡漸長、薪水銳減,A先生將希望寄託在65歲退休後的自由生活:睡到自然醒、閱讀、與妻一同旅行…這些簡單的夢想,是他撐過無數加班與省吃儉用歲月的精神支柱。但就在距離退休只剩兩年時,妻子卻遞上一本存摺,告訴他:「這是我們的全部財產,只剩約200萬日圓(約新臺幣42萬元)。」
A先生一度錯愕,因他自認有穩定存錢,加上60歲時領到的1,500萬日圓退休金(約新臺幣315萬元),應該足以支撐老後生活。但妻子坦言,除了家庭開銷,她還投入不少錢在韓星應援、名牌消費與交際上。最終,她更聽信網路上認識的投資「朋友」,錯把詐騙當機會,連退撫金也幾乎賠光。
夫妻間多年來幾乎沒談過錢,A先生認爲自己努力賺錢、遵守節儉就盡責了;妻子則反駁:「你從不關心家裡,我什麼時候可以跟你談?」兩人彼此責怪,也讓原本即將到來的悠閒退休生活徹底幻滅。
這個家庭的崩盤,並非單靠某一方節儉就能避免。根據SBI新生銀行2024年調查,日本男性平均每月零用金僅約3.9萬日圓(約新臺幣8,200元),不少人都在節流。但節儉若無透明、雙向的財務共識,可能反成爲一種誤解與風險。
專家提醒,若想避免類似「老後破產」悲劇,夫妻雙方不僅要信任,也要定期分享家計狀況、理財計劃與價值觀。單方面的犧牲或「一方掌管經濟」的模式,若缺乏溝通與監督,恐怕只會讓問題在看似平靜的表面下悄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