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競賽持續演繹,科創板人工智能ETF(588930)漲逾1%,機構:市場注意力或重新轉向科技板塊
6月30日,A股三大指數紅盤震盪,科創板多股表現活躍。
相關ETF中,科創板人工智能ETF(588930)早盤震盪走高,截至發稿漲1.15%,成交額超1000萬元。成分股中,福昕軟件開發、復旦微電、安路科技漲超3%,合合信息、威勝信息、北京航天宏圖等多股跟漲。
資金流向方面,該ETF已連續兩日獲資金淨流入,累計“吸金”超2000萬元。
科創板人工智能ETF(588930)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950180.CSI)。該指數從科創板市場中選取30只市值較大且業務涉及爲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科創板市場代表性人工智能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消息面上,6月27日,騰訊混元發佈首個開源的混合推理MoE模型Hunyuan-A13B,總參數80B,激活參數僅13B,效果比肩同等架構領先開源模型,但是推理速度更快,性價比更高。同日阿里推出多模態統一理解與生成模型QwenVLo,在原始多模態理解與生成能力上進行了全面升級,顯著增強了對圖像內容的理解深度,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更加準確和一致的生成效果。馬斯克官宣將於7月4日後發佈Grok4。開源證券認爲,中美巨頭大模型競賽加速,有望促進AI應用繁榮。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從板塊輪動來看,活躍資金或正從醫藥和消費切向科技和金融,紅利也開始滯漲。結構性機會仍料將是貫穿中報季的話題,指數型機會可能還需要等三季度末到四季度。三季度A股科技企業IPO重啓,科技領域產品催化頻出,或將帶來市場注意力重新轉向科技板塊,有望接力創新藥和新消費的行情。預計AI是三季度尋找結構性機會的重心。
國聯民生證券表示,2025年全球供需發生較大變化,需求端關注AI硬件落地、內需拉動下帶來的換機需求,供給端關注半導體產業鏈的國產替代,我們建議關注四條投資主線:AI終端、內需復甦、算力基建、自主可控。(1)AI終端:建議關注AI手機、AI眼鏡;(2)內需復甦:建議關注半導體週期復甦及創新產業鏈;(3)算力基建:建議關注GPU、PCB、服務器等產業鏈;(4)自主可控:建議關注設備材料、先進封裝產業鏈。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