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航空「撞地竄烈焰」恐怖30秒畫面 零死亡關鍵設計曝光
▲客機觸地那瞬間突然起火翻覆,後半部火勢猛烈,部分機翼、機尾被削掉,機腹朝天。(圖/翻攝自X)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客機17日降落加拿大機場重摔地面,滑行期間竄出熊熊烈焰,整架翻滾翻覆、機翼斷裂,冒出濃濃黑煙,整架客機上下顛倒,18人受傷送醫。不過慶幸的是,機上80名人員全數倖存,CNN指出,客機的巧妙設計協助乘客與機組員獲救。
WATCH: Video shows moment Delta plane crash landed and overturned in Toronto yesterdaypic.twitter.com/SLlEuu7hbl
客機重摔雪地 起火翻覆機翼斷裂
這架客機從美國明尼亞波里斯(Minneapolis)起飛,17日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降落,飛機觸地那瞬間突然起火翻覆,接着機身在被雪覆蓋的跑道上滑行。依據從遠處拍攝到的30秒畫面,機身後半部火勢猛烈,接着變成一團黑色濃煙,且在飛機翻覆的過程中,部分機翼、機尾被削掉,機腹朝天。
儘管如此,機上76名乘客與4名機組人員全數安全撤離,18人受傷,無人死亡。現階段尚不清楚客機發生事故的確切原因,正在進行調查。
客機保命設計 燃油放機翼、採用16G座椅
安柏瑞德航空大學副教授麥考密克(Michael McCormick)見證過去數十年來飛機安全優化,在談及這起飛安事故時直言,這真的太驚人,一架飛機這樣倒在地上,但大家都成功脫身,「這就是設計,這就是工程。多虧了這麼多年的民航研究,才使得這樣的事情成爲可能」。
▲▼客機機腹朝天,機上80名人員安全疏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過往事故讓專家們明白,飛機燃油應該主要儲存在機翼內,並非直接放在乘客座位正下方。航空工程師雅各布森(Joe Jacobsen)指出,機翼斷開才使得火勢並未蔓延至機艙。麥考密克則說,當機翼因衝擊完全斷裂,放棄可能爆炸的燃料只是其中一個好處,「(事故發生時)希望能夠把燃料與機艙分離,也希望能夠確保機身能穩定下來」。
雖然飛機最終機腹朝天,但仍處於穩定狀態。機上人員都存活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可承受16G重力的座椅。這些座椅不一定注重舒適性,因爲設計主要着重在安全性。
麥考密克表示,大多數現代商用飛機配備16G座椅,也就是可承受16倍重力,「你肯定不希望在飛機事故之中發生座椅鬆動等狀況,哪怕是客機當時已經翻過去」,此種設計是爲了在發生事故當下保證耐用性。
▲現階段尚不清楚客機發生事故的確切原因,正在進行調查。(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另外,座椅安全帶也是另一項不起眼但至關重要的安全重點。飛安基金會執行長沙希迪(Hassan Shahidi)指出,「若無安全帶,乘客肯定會被拋來拋去,受傷機率更大」。
CNN航空分析師戈爾茲(Peter Goelz)直言,若達美航空這次的事件發生在數十年前,後果可能更加慘重,有了16G座椅、正確繫上安全帶,加上阻燃材料不斷進步,且依照指示,就有很大機會可成功從事故中脫身。
另一方面,機組人員在安全疏散這方面的表現也非常優秀,儘管數十名乘客像是蝙蝠般被倒懸在機艙內部,但機組人員仍設法在不到90秒的時間內疏散所有人。美國空中服務員工會國際主席尼爾森(Sara Nelson)表示,空服人員完美履行職責,「他們的工作不僅僅只是收垃圾、提供飲品,他們是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負責乘客安全,他們做得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