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應對貿易戰有秘密武器! 紐時揭一支「機器人大軍」
▲自動化工廠。(圖/視覺中國)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面對中美貿易戰,大陸官方祭出多項反制措施,不過《紐約時報》揭露,中國的「秘密武器」是一支已經徹底改變製造業、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工業機器人大軍」。
報導指出,中國各地的工廠正在飛速實現自動化。工程師和電工們管理着機器人隊伍,自動化的操作在降低製造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產品品質。
因此,中國的工廠將有能力讓許多出口產品的價格保持在較低水準,從而在應對貿易戰和川普政府的高關稅方面佔據優勢。
報導說,中國工廠的自動化程度現已經超過美國、德國或日本的水準。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平均到每萬名製造業工人頭上的工廠機器人數量僅次於韓國和新加坡。
中國的自動化進程得到了政策引導以及大規模的投入。報導說,隨着機器人取代工人,即使在勞動力老齡化且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從事工業工作的情況下,自動化也能讓中國繼續主導大規模生產。
▲工業機器人手臂。(圖/CFP)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的汽車工廠也使用自動化設備,但大部分設備來自中國。過去20年間,全球新建的汽車組裝廠主要集中在中國本土,由此催生了一個龐大的配套自動化產業體系。
中國企業還收購了一些海外的先進機器人供應商,例如德國的庫卡,並將大部分業務遷至中國。福斯汽車在合肥的電動汽車廠一年前投產時只有一臺機器人來自德國,其他1074臺機器人都是在上海製造的。
中國在工廠機器人技術方面的快速發展一直是自上而下推動的。十年前開始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曾列出十個中國力爭在全球具有競爭力的行業,機器人技術是其中之一。
報導說,中國的大學每年培養約35萬名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生,還有電工、焊工,以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相比之下,美國的大學每年培養約4.5萬名機械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