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外賣補貼戰火再起 即時零售競爭全面升級…小摩分析恐影響獲利
大陸新一輪的外賣補貼大戰週末重燃戰火。(中新社)
大陸新一輪的外賣補貼大戰週末重燃戰火,美團祭出咖啡、奶茶等0元促銷,並迫使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閃購及京東都加入戰局,造成部份飲料店及咖啡店爆單。摩根大通最新報告分析,大陸即時零售競爭全面升級,阿里佔優勢,但過度補貼能否帶來長期價值存疑。
澎湃新聞報導,不少大陸網友昨(12)日在社交平臺曬出新一輪的外賣補貼「戰績」,包括低價甚至是免費的咖啡茶飲。美團和淘寶閃購分別宣佈週末補貼繼續,美團發文稱「週六,快樂繼續」,淘寶閃購則表示「(人民幣)188元大券包,五頓我全包!」
美團在這個週末送出許多線下咖啡茶飲的兌換券,但需要自取,淘寶閃購則依舊發放(人民幣)188元的紅包,包括滿(人民幣)38元減(人民幣)18.8元的午餐外賣紅包,不過「免單卡」仍需要消費者隨機抽取獲得。
大陸三家公司的外賣策略
華爾街見聞報導,整場補貼戰火由阿里巴巴點燃,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閃購於7月2日宣佈,從7月開始的12個月內,將投入人民幣500億元用於外賣和即時零售補貼。此舉迅速引發市場連鎖反應,美團於7月5日宣佈多項補貼計劃反擊。京東先前也已宣佈將在一年內投入超過人民幣100億元用於補貼。
這場投入巨大的戰役迅速反映在訂單量上。7月初,美團的日訂單量創下1.2億單的新高,而阿里巴巴(淘寶閃購及餓了麼)的日訂單量,在短短兩個月內也達到單日8,000萬單。
摩根大通認爲,若大陸即時零售市場在2030年達到人民幣4兆元的規模,那麼目前砸錢投入是合理的,但屆時若只有預期的一半規模,那麼當前的投入就過於激進,至於目前最佔優勢是阿里,因其有近人民幣6,000億元的現金儲備和每年近人民幣1,000億元的現金流,具有最充足的銀彈。
摩根大通指出,這場投資擴張將直接衝擊各公司的短期獲利,進而對股價造成壓力,預測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阿里巴巴、美團和京東的股價將持續承壓,並下調獲利預測,雖維持對阿里巴巴的「增持」評級,但將阿里美股目標價從170美元下調至140美元,港股目標價從165港元下調至135港元。同樣維持對美團的「增持」評級,但將目標價從160港元下調至150港元。